映象网信阳讯(记者吴彦飞通讯员赵丽华刘伟峰郝昱玮)“啧啧,俺种地快累死了,一亩地顶多收入千余元,刘老板这紫苏,籽可卖,秆能卖,叶还能卖,一亩可以收入多元,是俺的几倍,赶明俺也种紫苏。”日前,淮滨县三空桥乡刘圩村锦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紫苏种植基地内,忙着收割紫苏的工人刘伟业笑着告诉记者。
将“紫苏”引进三空桥的正是30多岁的小伙刘明洋。有着敏锐市场观察力的他,经常和中药材打交道,发现中药材回报率高,尤其是紫苏,浑身是宝,叶可以解表散寒,梗可以用来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籽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可以榨油。
说干就干,年,刘明洋试种了60亩紫苏。“紫苏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我是3月份种植的,那时淮滨还是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紫苏生长,3-4天就发芽啦。7月份就收获了紫苏叶,一亩地采收紫苏叶多斤,4斤半湿叶烘干出1斤干叶,市场收购价14元一斤,3个月挣了将近10万。”
尝到“甜头”的刘明洋扩大了面积,又租用了亩。同时全面挖掘紫苏价值,“除了紫苏叶外,我又在9月份开始雇人收割。紫苏杆直接公司回收,统一做南德、十三香等调料,紫苏籽我榨油,一斤可以卖到80元。一亩多元不成问题。“
多道工序产生了巨大的用工需求。每年采收时,地里可以有多位工人忙碌。孙培明就是其中一位。“我主要负责拔草和采摘,在这工作,时间较灵活,而且活不重。”
刘明洋告诉记者,紫苏叶初加工一般在院里晾晒就能达到收购标准,但为了保证紫苏叶有好的品相和品质,合作社又购买了烘干设备加工,以保证叶子的品质,也解决了阴雨天气无法依靠日光晾晒的问题。
据悉,刘明洋的紫苏基地流动带动近万人次在基地务工,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新途径。对于下一步,刘明洋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种植中来,我计划引进更好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同时在紫苏的销售上广辟渠道,助力俺们村‘抱团’脱贫,加快村里经济发展。”
(映象网信阳新闻—,投稿邮箱:yx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