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产
胃病患者郁结之处
乌托邦21
王大夫讲中医
第期
患者:
女
62岁
★主诉:胃胀、嗳气反复发作2年余。
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胃胀、嗳气反复发作,近日嗳气频频,腹胀,兼见口干、舌痛、失眠、乏力,烦躁易怒,腰痛、眩晕。小便调,大便秘结,脉弦细,舌尖红、苔剥脱。
既往史:糖尿病10余年,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控制尚可。
治疗中医诊断:胃胀(肝胃不和)。
中医治疗:疏肝理气、降气和胃。
中医处方:香苏散加减。
中药药物: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枳实白术山楂
疾病背景患者丈夫67岁,最近一个月因胃痛发作,胃镜病理诊断为管状腺癌。有一子,已婚,孙子已经5岁。因患者夫妻两人同时发作胃病,所以详细探问患者,其是否曾为老人、房产相关原因而动情绪。果不其然,此一问打开了患者满腹的幽怨。
患者讲:患者自幼丧父,青年时母亲去世。夫妻二人哺育儿子成人,在城里有一处约60平米小两居,在儿子结婚前,又于回龙观买了多平米大两居,患者特别心仪。房产户主写的是老两口。儿子结婚后回龙观房子给小两口居住。
孙子三岁后,为入托方便,亦为老人照顾孙子方便,遂儿子在城里与老人相邻处租了一处房子住,同时将自家回龙观房产出租以补贴费用。结果儿媳妇嫌租房太贵,每月还要贴补几百元的租金,就常常想卖掉郊区的房产,买套城里的房子。老两口极其喜欢那处房子,也为了保证房子的产权不发生改变,不同意卖。儿子经不住媳妇的怂恿,两年来反复地磨,老人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但两位老人极其不情愿。
有一次患者把买房事情的厉害关系跟儿子讲后,其儿子说:“若不行,就在房本上加上您的名字。”老人认为不妥当,儿媳妇说:“不放心就写成孙子名字,总可以吧。”患者说:“这样也不可以,万一离婚,法官让孙子选择爸爸、妈妈,孙子肯定选妈妈,我儿子还是被架空了。”尽管这样,儿子和儿媳妇已经选择好房子了,并且已经交了20万元的定金,等待自己房子出售后支付房款。但是由于*策原因,最近房子不好卖,要是急于卖,可能还要降低价格,这也是其最近担心之处。
老两口始终没有想出万全之策,因此每日惶惶恐恐。在此时,丈夫的胃病也发作,其胃镜的结果更是让人恐慌:胃癌!这对年过花甲的老两口,真是祸不单行!患者讲完,连连叹息,自言:“我真是没有办法了,进退两难,命真是好苦!!!”
情绪解读患者身形敦厚,面色*白而潮红,双眉紧缩,大鼻厚唇,为土性人走火运,为脾土不旺,子盗母气,主口舌、操劳。60岁老年人,当颐养天年,谈说道德,教化儿孙。然其依旧操心费力,不舍财物,不交权利,儿孙不安,自己郁闷,家道不旺,家中有病人。治疗当疏肝解郁,和胃安神为法。
经典回顾《*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呜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帝内经·方盛衰论》:“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帝内经·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医生建议
幸福老人当如斯:
老年温和性如灰,家务皆易推;
引导子女入正轨,清闲乐庭帷;
养心性、讲道德,莫说是和非;
无忧无虑笑嘻嘻,人称老福贵。
①老人要温和,性情如灰,少操心。
性情如灰者,灰是过了火存本性的,温温暖暖的。好比老太太气度温和,一点火性也无有,永不会生气,平心静养。把一切家务,交于儿媳管理。交给她还得要放心,若是遇着事儿老不舍心,絮絮叨叨,不但自己操心,还惹得一家人都不耐烦,终日不快乐,一辈子都受苦。且显得子孙不孝,长儿媳的依赖性,学不到当家之道,永久不能替婆婆代劳。一旦老太太故去,儿媳无所倚靠,平添许多困难。老人当如灰之温暖沉静,千万不要灰中带火,能以烧人,且伤老人养生之道。
②老人要自重,放下儿女和钱财。
老太太,这个称呼最尊贵。回想一生辛苦,费尽心力,现在家业成就,儿孙满堂,这时候就享受当老太太的乐趣了。老太太为一家之福星,知足常乐,闲事莫管,一切无愁,更宜安心静养,当以修道为主,看破红尘,见世事一向皆空。(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儿也空,女也空,*泉路上不相逢。唯有乐道修真好,留下芳名传万冬。)不用挂念儿女,儿女问到的,便告诉他;问不到的,也不多管。无挂无碍,来去自由,自然不烦不躁,火自不生。无火便不动心念,才能定住本位。
③老人要找一家人的优点。
老人闲暇的时候,谈话常提祖上的德行。对于子女常说他们父亲的优点,对父亲常夸奖子女优秀之处,对儿媳夸她娘家的好处……如此方能使得全家和睦,彼此感恩,家道兴隆;如此方能使得父也慈,子也孝,婆婆也好,媳妇也好,全家和顺,四季平安。若天下老太太都能这样,家中怎能不和乐健康?俗语云:“老太太炕头坐,一福压百祸。”
④老太太的苦在这里。
若不明白家道本位的老太太,嘴碎,到处诉说儿媳的不是,儿媳听在耳朵里,便恼羞成怒,惹得儿媳不亲近她。又有老太太,吝惜财物,待儿子儿媳,也太薄情。到老只做看财奴,自己白费了心,给儿子、儿媳妇存着,还惹得全家不高兴,何苦呢?何必老不知足,自寻苦恼呢?
所以人到老年,当知足常乐,安心修道,颐养天年。这种老太太才是真有福,真会享福。
⑤大家对照,找找这位患者当老太太错在哪里,“见不贤己改之”,劝救自家的老太太!
微刊
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