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男,32岁,年7月30日初诊。
主诉:便时肛门疼痛月余。
病史:患者2月前于福建医院检查出“左半结肠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4次,1个多月前出现排便时肛门疼痛,医院治疗未能缓解,遂来求诊。辰下:排便费力,排便不畅,肛门疼痛,耗时长,伴嗳气,食欲不振,失眠,舌淡苔白,脉沉。
处方:四逆散加减。
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
姜半夏12g人参9g木香6g
紫苏梗12g谷麦芽各15g鸡内金20g
牡蛎30g(先煎)
7付,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二诊(年8月6日):药后证缓,口苦口臭,舌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加莱菔子12g,续服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8月13日):大便转常,眠差,晨起口苦,舌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去莱菔子、紫苏梗、鸡内金,加炒酸枣仁15g、甘草5g,再服7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年8月20日):患者诉服上药期间进行第五次化疗,副作用明显减轻,顺利完成。现在排便时肛门已无疼痛,排便轻松,舌淡苔白,脉沉,守方续服1周后诸症悉缓。患者长期随诊,予随证加减调治。
按语:本案患者经结肠癌手术和术后4次化疗,出现了肛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难以得到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细究疼痛的发生,概因患者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结而为癌,术后损伤经络气血,致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失于濡养;再者患者终日惶惶不安,肝气郁结,使气血郁结。如此“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皆俱,使得肛门疼痛日久,难以缓解。患者经手术、化疗,中焦脾胃之气受损,则见食欲不振;气虚无力推动,故见排便费力;肝郁脾虚,胃气失降而上逆,则见嗳气;脾虚血亏,肝郁气滞,气血不和,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见失眠。结合舌淡苔白、脉沉,四诊合参,此乃肝郁脾虚、气滞不畅之证。
吾师投四逆散加减以疏肝理脾、行气止痛。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为疏畅气机,透达郁阳之主方,吾师本案用之意在整体调治,重在调理中焦气机,进而使气血通畅。方中柴胡苦平,调畅气机,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白芍酸敛柔肝,既防柴胡劫伤肝阴,又能缓急止痛,与柴胡配伍,养肝体而调肝用;因患者正气虚,故易原方之枳实为性缓之枳壳以理气宽中、行气消痞,与柴胡相合,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调中之力;姜半夏和胃化痰、降气止逆,辅以紫苏梗理气宽中、和胃降逆,以缓嗳气之状;人参可大补元气,安五脏,养心神,可缓解患者排便费力、失眠症状;木香辛温,理气行滞而和胃,《雷公炮制药性解》言其:“主心腹一切气疾,癖症块……健脾胃,消食积,定呕逆,下痰壅”;谷麦芽、鸡内金消食和胃化积,健中焦脾胃之气,使脾机运转;牡蛎平肝软坚,散结化痰,并助人参安神。
二诊时症状已减,出现口苦口臭,为浊气不降之象,继服上方,加莱菔子消食降气、促进排便,黄元御言其“辛烈疏利,善化痰饮,最止喘嗽,破郁止痛,利气消谷”。三诊时患者大便转常,故去理气消滞之紫苏梗、莱菔子、鸡内金;眠差未解,故加炒酸枣仁补肝宁心,养血安神;加生甘草清补脾气,缓急止痛,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顾护正气,疏肝理脾,行气和胃,调和气血,患者服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肛门疼痛消失,排便轻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