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历代本草汇言

紫苏子

紫苏子(苏子)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弱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

《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经疏》:苏子,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甄权用以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华子谓其能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寇宗用以治肺气喘急。皆辛温能散结而兼润下之功也。

简误:苏叶,其气芬芳,其味辛,其性温,纯阳之草也。故善发散,解肌出汗。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本草易读》:苏子

内容:炒用。

辛,温,无毒。与叶同功,降气开郁,消痰定喘。利二便而破症结,止霍乱而定呕吐。气虚少者勿用。

梦中失精,熬杵酒下。(验方第一。)

痰喘咳逆短气,水研取汁煮粥服。(第二。)

顺气利肠,同麻仁滤引作粥食。(第三。)

苏子降气汤:苏子陈皮浓朴前胡肉桂半夏当归甘草姜枣

水煎服。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促气满咳嗽。(诸方第一。)

《本草崇原》:气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别录》附)

《本草新编》: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症,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可多用也。盖叶、梗散多于收,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或又问苏子定喘,有喘症用之而不效者,何也?盖喘症有虚、有实,未可谓苏子定喘,而概用之也。苏子止可定实喘耳,虚喘而用苏子,增其喘矣,岂特不效而已哉。

或疑苏子正是治虚喘之药,先生反谓虚喘用苏子而愈增喘,其义何乎?盖虚喘者,乃气虚也。苏子虽能定喘,而未免耗气,气耗则气愈虚而喘更甚。故治虚喘者,必须大加人参、熟地之药,而不可增入苏子,以增其喘也。

《本草备要》: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有苏子降气汤)。梗下气稍缓,虚者宜之(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炒研用。

《药性解》: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气虚者少用之。

《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逆,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本草从新》:苏子,(泻、降气消痰。)开郁降气。(力倍苏叶。)消痰利膈。温中宽肠。润心肺。止喘咳。肠滑气虚者禁之。炒研。

《得配本草》:降气定喘,宽肠,开郁,利大小便,温中祛寒,消痰止嗽。得川贝,降气止嗽;配萝卜子、桑白皮,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研末,入煮粥,和葱、椒、姜、豉食,治风寒湿痹。肠滑气虚,虚气上逆,呕吐频频者,禁用。

《本草分经》:苏子,降气消痰,开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

《本草择要纲目》:

辛温无毒。

肺气喘急。除寒温中。益五脏。破症结。消膈宽肠。发散风气。与叶同功。亦不宜过服。

《饮片新参》:

形色:色灰白,子小。

性味:腥平微香润。

功能:平肺气止逆,治咳喘,通肠腑。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生用,或炒用包煎。

禁忌:风寒咳喘,及便溏者,忌用。

附注:黑苏子,色紫褐,子细,性味功效差同,兼有纳气之效。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中药大辞典》

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1.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且该作用与小鼠脑内的核酸蛋白质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2.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苏子有抗癌作用。

7.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整理编辑/陈曦)

(审核校对/裴子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sx/6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