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春已到肝当令,心情爽应时节,

润康阿胶润气血康天下

小年至,春已到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称的“小年”,小年过后一周就是春节了。小年到来,提醒人们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例如扫尘,准备肉食、糕点、馒头,写对联等,待到除夕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坐等春节了。

当然,小年也很有仪式感,比如要“祭灶王”。相传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封灶”,因为灶王爷要上天回禀每家每户的情况,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甜甜的麻糖,让灶王爷的嘴甜一点。于是吃麻糖这一习俗便流传开来。除了吃麻糖,小年还有吃饺子、吃年糕等习俗。

吃麻糖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小年当天要吃麻糖,麻糖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灶糖或是糖瓜,但大都是以麦芽糖为基本原料,吃起来又黏嘴又粘牙。在新京报记者的记忆里,小时候出现的麻糖都是白色的“圆球”糖,咬起来酥酥脆脆,有的还有点硬,但吃进嘴里立刻开始粘牙。后来长辈们开始买一些带芝麻的长条麻糖,虽然还是粘牙,但有了芝麻的香气。

做饺子

俗语讲“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小年夜吃饺子的风俗,取意“吃饺子为灶王爷送行,希望灶王爷可以多说好话”,也是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蒸年糕

在南方一些地区,过小年少不了年糕的“身影”,有糯米做成的年糕既有粘牙的效果,可以期望“灶王爷说好话”,又有谐音“年高”之意,表达年年高升的美好愿望。

吃火烧

除了吃麻糖、饺子等食俗,一些地区还有小年吃火烧的习俗,特别是用面粉加红糖烤制而成的红糖火烧,吃一口既有红、又有火的红糖火烧,寓意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肝当令,应时节

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故此,四时养生,要特别抓紧春天生发季节的肝脏养生。

春季主肝肝位于腹部右侧,膈肌的下方,肝脏下面前方附有胆囊。肝在五行中属木,与四季中万物复苏的春季相通应。肝与目、筋、爪、胆等构成肝系统。肝主疏泄,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通常认为,肝脏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物质如各种药物、酒精、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通过“消化”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这种作用我们称为肝脏的“解毒功能”。

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所以,在春季养生,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以养肝为主线,春季养肝是纲,用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抓住春季养肝,维护和加强人本机体阴阳平衡,从而真正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壮目的。

季节与保肝

肝属木,肝气通于春季。春风料峭,乍暖还寒,所以要适应忽寒忽热的变化,穿衣宜下厚上薄。宜早睡早起,多做户外活动,顺应肝脏生发之性,不压抑不阻遏,多舒展。有些女性为了展现优美的身材喜欢穿紧身或收身的内衣或打底裤,这样,本应舒展的身体受到了束缚就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情志不舒、便秘等问题。所以,春季宜穿保暖且宽松的衣服,以助于保肝。

季节与饮食

老中医说,春季养肝在饮食上应以温热为佳,清淡可口,尽量不要吃不要油腻、生冷、粘硬食物。可以适量饮酒以助肝阳气的生发。这类食物有菠菜、韭菜、芹菜、春笋、香菜、枸杞叶、黄瓜、海带、山药、荞麦、高粱、黍米、大枣、桂圆、板栗、香蕉、鸡蛋、瘦肉、鲤鱼、海蜇等。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

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应禁食含异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腥鱼、虾、蟹之类。

在医学上,常常宜选用养肝补血、疏肝理气的白芍、西洋参、枸杞子、阿胶、龙眼、蜂王浆、五味子、决明子、白菊花、柴胡、香附等等。另外春季多风,易出现风温(流行性或传染性病变)之类病证,可根据病情选用防风、秦艽、双花、连翘之类。

保持心情舒朗的养生观

春季养生小常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太冲穴”。中医认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脾气大容易发火。胆红素高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面,就是木旺肝气盛。

有一个穴位可以缓解,在脚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头交汇处,有一个穴位叫太冲穴,早晚穴位这个穴位可以平肝气,舒郁结。不仅春季可以自己经常按摩,日常工作被老板训了、生活遇到不平事了,都可以按摩这个太冲穴。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养生观,其实养生的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

疏肝解郁,五种本草适合春天使用

玫瑰花——疏肝解郁,抒发春气。

心情舒畅,肝气才能正常地升发,玫瑰花蕾可入药,中医古籍中说它可以“舒郁结,和肝”,可以选择玫瑰花饼等各种玫瑰小吃,对女性来说尤为合适。

葱——小小风寒,葱汤来帮。

葱白“味辛性平”,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等,葱白煮汤可治疗感冒,冬春时节如有轻微的风寒感冒,不妨用它一试。一般取两到三棵小葱,去掉绿色叶子,留下白色的部分,切成数段后煮水喝。还可以根据情况加入生姜、豆豉一起搭配,发汗解表的力度会更强。

紫苏——行气和胃,解虾蟹“毒”。

过年期间,海鲜不可少,建议在烹调海鲜时,除了放足姜、葱这种驱寒的配料,还可以适当加上紫苏叶,它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有化解“鱼虾蟹毒”的作用。另外,如果胃胀痛嗳气比较明显的,不妨试用紫苏梗煮水喝,行气止痛的作用会更好。

葛根——升阳止泻,缓解酸痛。

春节出游或运动,出汗受凉或淋雨受湿后出现颈部及肩背部的酸痛不适,有拘紧感觉的;或春节期间打游戏、玩电脑太久出现颈部酸痛不适的,可以在煮汤时加上葛根,特别能化湿止泻。

桑叶——疏解风热,明目止咳。

春桑叶特别鲜嫩可口,有“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疏风清热。如果是春节期间熬夜后,眼睛布满红血丝,看东西有些干涩瘙痒的,可以在泡菊花枸杞茶的同时,买上一些嫩桑叶做“上汤桑叶”,对上火咳嗽、咽喉微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sx/7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