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病因导致的任冲受损和胚胎不稳都可能流产,临床诊断主要是脾肾功能不全,因此滋补脾肾是预防流产的关键。各单味中药安胎功用不同,如:紫苏梗、砂仁长于气滞胎动,艾叶长于虚寒胎动,黄芩、苎麻根、竹茹长于胎热胎动,桑寄生长于冲任不固胎漏下血胎动,白术长于脾虚胎动,炒杜仲、川续断、菟丝子长于肝肾亏虚胎动,阿胶长于血虚阴虚胎动。
1.解表药类之辛温解表药
紫苏梗,辛温行散。入脾经,理气宽中、安胎。气滞胎动不安最宜。煎汤,5-10g,不宜久煎。
2.清热药类之清热燥湿药
黄芩,治湿热火毒要药,煎汤,3-10g,炒黄芩苦寒之性略减,清热除烦,治胎热胎动不安。
3.祛风湿药之祛风湿舒筋通络药
桑寄生,煎汤,10-20g,治冲任不固所致的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
4.芳香化湿药
砂仁,煎汤,3-6g,打碎后下,治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5.止血药之凉血止血药
苎麻根,煎汤,10-15g,清热安胎,治胎热之胎动、漏胎下血。
艾叶,煎汤,3-9g,为治妇科崩漏与带下之要药,灸科温灸之主药。善散寒暖宫、温经止血、调经安胎,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艾炙刺激任经与三阴经连接,增强子宫孕育胎儿的能力。
6.化痰止咳平喘药
竹菇,煎汤,6-10g,治胃热呕吐要药。清热安胎,治胎热胎动常用。
7.补虚药
补虚药之补气药:
白术,煎汤,6-10g,宜炒用,功似黄芪,长于健脾、燥湿与安胎,治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
补虚药补血药:
阿胶,开水或黄酒化开,6-10g,为治血虚、阴虚诸证之要药。治崩漏,妊娠胎漏。
补虚药之补阳药:
炒杜仲,煎汤,6-10g,炒用疗效较生用更佳,治肝肾亏虚所致胎漏或胎动不安佳品。
菟丝子,煎汤,6-12g,补益肝肾、安固胎元,治肾虚胎动不安。
川续断,煎汤,9-15g,为内科补肝肾、妇科止崩漏、伤科疗折伤之要药。宜盐水炒,治肝肾亏虚之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胎动欲坠。
临证须根据各类及各中成药的功效与主治,辩证合理选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