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1115213695112&wfr=spider&for=pc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要求高校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以“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模式为支撑,以创新创业学院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按照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的工作思路,构建具有前瞻性、合理性与适应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N1工作做法加强顶层设计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制定了《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校内建立集教务、团委、学工、就业指导、各专业系部等多个部门联动的管理体系,校外建立企业督学管理体系,实施有效整合校内资源、聚合校外资源的良好管理机制,形成校企相互有效支撑、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整体规划;二是各级各部门各自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未形成合力;三是创业导师能力参差不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四是只注重竞赛结果,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不够深入和广泛。我校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积极探索并构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意识培养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与潜力,设置层次化、递进式、有机衔接的五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与管理体系
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执行机构,通过协调各相关部门,挖掘各个专业系部的教师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逐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学校的50多个专业划归五个系管理,其相关专业教学资源的创新创业实践管理纳入创新创业学院,搭建基于五个教学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N2工作成效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学校全面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与任务,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一个符合学校教育改革实际与高职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学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战略,学校决策层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年10月,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我校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成立“河北化工医药—新道创新创业学院”的战略合作协议。年12月,“河北化工医药-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揭牌。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院长,企业总经理担任执行院长,经济管理系主任担任常务副院长,教务处长、学生处长、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副院长,下设综合办公室、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部。学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年,学校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构建“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站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下,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张炳烛院长和新道科技股份公司周前进副总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张炳烛院长和新道科技股份公司周前进副总裁为“河北化工医药-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揭牌
“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五级”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级为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二级为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三级为创业模拟运营,四级为真实项目实践,五级为创业孵化与就业。“三融合”是指通过创新创业学院管理体制,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专业素质与能力教育体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融合为一体。
积极实施“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和创业基础教育课程,融入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学管理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或组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各级各类竞赛等,融入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面向提出创业项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经营训练,安排学生进行企业真实项目实践,融入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教学管理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面向具有较为成熟的典型创业项目的学生,重点进行孵化指导和支持,融入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和顶岗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建立“五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性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五级课程体系。
“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
级别
课程
定位
课程
模块
课程名称
一级
创新创业
意识激发
创新模块
创新能力拓展、TRIZ理论等
创业模块
创业基础、先天特质沙盘、企业模拟运营等
二级
创业知识与
能力培养
学科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
专项技能
沟通技能(信任沟通)、营销技能、财务技能等
方法工具
设计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研究创新、精益创业
行业技能
物流行业、电子商务行业、化妆品行业、IT行业、医药行业、医疗设备行业、商业趋势等
综合技能
跨专业综合实训
三级
创业模拟
运营
创业基础
模拟实训
VBSE创新创业基础实训
创业管理
模拟演练
VBSE创业管理仿真
行业模拟
运营
机器人大赛、软件设计大赛、营销技能大赛、电商技能大赛、物流技能大赛、会计技能大赛等
创新创业
大赛
校内、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
四级
真实项目
实践
学生比赛
项目培育
创业政策指南、创业精英论坛等
科研成果
项目转化
转化咨询、转化培训等
校企合作
项目打造
校企项目开发、培育与加速等
五级
创业孵化
与就业
政策辅导
行业趋势研究、政府政策指导等
运营辅导
创业实务、创业领导力与执行力、创业管理等
转型升级
企业家精神、创业伦理等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五区一平台”
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全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指导和帮助五个专业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学校投资万元建成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包括萤创工作室、职业测评中心、模拟营销实训室、O2O电商中心、虚拟商业社会、企业项目工作室、创客咖啡、商务服务中心等的硬件设施,以及先天特质沙盘、企业经营管理ERP模拟沙盘、VBSE项目营销综合实践平台、VBSE创业基础实训平台、创新创业模拟仿真训练平台、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等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培训软件和模拟运营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云平台、创新创业实践五区五功能运营管理系统、创新创业活动规划建设服务系统等软件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N3工作特色01
全面贯彻产教融合理念,积极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在课程、师资、资源、平台等多个层面实现共建、共享与共赢。并且还创新合作模式,共同组建并创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这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高职院校里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并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02
以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组建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并聘请专业公司开展大规模师资培训,积极动员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大赛,提高学生的商业素养与创业技能。最终,我校在河北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总计上报多个创业项目,获得银奖1项,铜奖20项,同时获得国赛铜奖1项,这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ieeac-hvc
niit.edu.cn创盟秘书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