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ZiSu
华佗与紫苏有一次,华佗和徒弟去采药,发现了很奇特的现象:一只水獭吃了很多的鱼和螃蟹,腹痛、呕吐,十分难受,但水獭找到紫色叶草的植物吃了之后,一会儿就恢复正常了。
这说明这种紫色的叶草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于是,华佗用其制成丸、散给人治病。因为这种紫叶草吃到肚子里很舒服,于是就给它起名叫“紫舒”,后来就演变成了“紫苏”了。
紫苏能解鱼蟹毒,所以,日常生活中,对于食用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可以用紫苏煎汤服用。
来源与分布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紫苏梗。我国南北均产。夏秋季节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功效与主治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之功效。
本品辛散性温,外能解表散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如香苏散;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对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者有很好的疗效,可与砂仁、黄连等止呕药物配伍。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可配伍陈皮等理气安胎药。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单用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水煎服,6~9g。不宜久煎。
美容皮肤科验方治疗寻常疣(俗称“刺瘊”):将疣周围皮肤消毒,取洗净的鲜紫苏叶摩擦疣体,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次。
参考资料:《中药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