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紫苏,你首先想到什么?
真真想到的是: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
停停停···今天可不是来报菜名的。
先擦擦口水,我们要说的是药食两用界的老牌明星紫苏。
作为卫生部第一批公布的药食两用药物,紫苏在我国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词典《尔雅》中就有对“蘇”的记述。
你可能不清楚它的中药功效,但你一定曾听闻过它在料理界开创的一片天地。
紫苏的食用价值
百度“紫苏”,弹出的前几条一定是
中药集大成者李时珍就曾记载:
可见这紫苏能吃能喝能做药,身怀十八般武艺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
虽然紫苏生来一身宝,可是一点也不娇贵。
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生长繁茂的紫苏真真小时候也没少见,大家常在回家的路上顺手采一些带回家做菜。
如今真真一见到紫苏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家的矮屋上散出的袅袅炊烟。
紫苏采来可以直接作为蔬菜食用,可以更常搭配各种肉类烹制各种成菜肴或用作香料。
佐鱼、虾、蟹、螺、蚌等不仅能去除腥味,还可起到防止中毒、保鲜的作用。
用紫苏做成的家常菜
另外,我国南方地区还会在泡菜坛子里放入紫苏叶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产生白色的病菌(俗称“不生花”)。
有的地区还会将其入茶饮用。
紫苏的种子还可用于提炼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苏子油
宋朝时还将紫苏用来做饮料,称之为紫苏熟水。
(古人将由天然材料制成,兼具口感和保健双重需要的饮品称之为“熟水”,放现在我们就叫饮料。)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类》里记载了紫苏熟水的做法:
宋朝时熟水在朝在野都十分流行,翰林院还组织了一场“宋朝肥宅快乐熟水全国赛”,紫苏熟水凭借其芬芳怡人风味独特,治疗胸中滞气的作用勇夺桂冠,一举成为当红爆款。
除了在我国饱受追捧,紫苏在国外也小有名气。
搭配刺身的紫苏
日本多将紫苏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必不可少,紫苏因此曾被赐号“刺身之妻”。而在韩国,它则是“泡菜之妻”和“烤肉明星”,身在越南则又成了“米粉搭档”。
此外,紫苏中含有多种色素,既含有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天然色素,又含有花青素等水溶性天然色素,因此还可用于提取食用色素。
因其良好的抗真菌和细菌活性的功效,在食品行业中还会作为防腐剂使用。
紫苏的药用价值
作为知名“两栖”植物,紫苏可是药食两手抓,在料理界打下一片江山的同时,在中药界也是小有建树。
紫苏的叶、梗、子均能入药,古时曾将紫苏进行全草入药,全草药性主降。
后世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其各部位药用功效有所不同,因此将其茎叶子分开入药。
如今在中国药典中以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之名分条记载。
版《中国药典》载紫苏叶
版《中国药典》载紫苏梗
版《中国药典》载紫苏子
紫苏叶
苏类药材中紫苏叶最为常用。
紫苏叶鲜叶
紫苏叶也叫苏叶,药性辛,温。归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脾胃气滞,妊娠呕吐,鱼蟹中毒。在风寒感冒中较为常用,不过因其辛散性温,发汗解表之力较为缓和,轻症可以单用,重症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苏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还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痰多咳嗽者用之最为适宜。
药材紫苏叶
像紫苏这样能祛痰止咳平喘的解表药并不多,所以紫苏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证型中十分常用。
紫苏叶入药的名方较多,如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的香苏散,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半夏厚朴汤,清宣凉燥、化痰止咳的杏苏散等。
紫苏梗
紫苏梗作用则更为平和,一般是作为苏叶的附药使用。
苏梗的主要功效是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因其没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基本用叶不用梗。
药材紫苏梗整体图
紫苏梗有比较缓和的理气宽中作用,往往是用于气滞胸闷,疏通中焦气滞。根据中医取象比类的观点,因其中通,通气效果较好。
因为它作用非常的温和,可以用于孕妇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气机不畅,不会伤到胎儿的元气。
药材紫苏梗细节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文提到的半夏厚朴汤的组方中,原本《金匮要略》记载使用苏叶为佐药,以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临床使用发现苏梗的通气效果强于苏叶,因此后世医生常以苏梗替换苏叶使用。
紫苏子
紫苏子性辛温,归肺、大肠经。主要功效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的种子往下落,依据古人取象比类的观点认为紫苏子降气作用更为明显,临床实践也已证明这一点。
苏子主入肺经,善于降肺气,止咳平喘,加之作为子类药材富含油脂,性降质润,还能化痰涎,润燥滑肠。
药材紫苏子
常用方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的三子养亲汤和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苏子降气汤。
总的来说,苏叶主要用于解表,苏梗通气效果较好,而苏子降气作用更明显,且兼具润肠通便之效。
紫苏?白苏?你说的苏是什么苏?
紫苏在我国栽培广泛,植物的变异也较大,根据叶面和果实的颜色不同分为多种。
叶面颜色不同的紫苏
我国历代本草书记载较多的有紫苏和白苏(又称“荏”)两种:
真真一看乐了,师父还说紫苏分很多种,挨个说起来可复杂了呢,这还不好分?不就两面绿色为白苏,两面紫色或一面紫一面绿的就是紫苏嘛!
听时珍大大的准没错!
于是以为提到紫苏就是紫白两分天下的小真真洋洋洒洒几百字下去,想给大家掰一掰紫苏白苏有什么不同,怎么区分。
师父看了连连摇头,叹了一句“你让李时珍带沟里去喽”。
师父告诉真真,其实白苏和紫苏并不能根据叶面颜色简单区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紫苏”是所有紫苏种类的统称,植物分类中的“紫苏”指的是紫苏植物的原变种,而白苏是叶子全绿果实白色的紫苏。(也存在有的紫苏叶子全绿但果实并非白色,这种就不是我们所说的白苏啦。)
根据《中国药典》,药用紫苏是专用一面绿一面紫或两面紫的紫苏。两面绿的紫苏一般用于菜食或种子榨油,我们称之为油苏或菜苏。
大家看韩剧或日剧仔细点会发现,其实他们餐桌上用到的也都是绿叶紫苏哦。
两面绿的紫苏常用于菜食
在小真真的中药学课本上,紫苏子的介绍后有这么一行字:
“白苏的果实与紫苏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可入药,名玉苏子”。(玉苏子之名载自《中药志》,现多称白苏子)
前面我们说了,白苏是两面绿叶的紫苏,并不属于药用。那这么一说,白苏也存在入药使用的情况?
答案是肯定的,古时就有将白苏入药的情况。
但因其与药用紫苏辛香气味上差异较大,临床使用效用不如紫苏,且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苏可能导致动物出现中毒反应(也有实验结果表示无毒,后认为与挥发油类型不同有关),现在专用白苏入药的情况基本已不存在。
白苏子
此外,说到紫苏时常提及的还有回回苏,它自《本草纲目》起就与紫苏白苏齐名,是紫苏的变种植物。
回回苏又称鸡冠紫苏,其辛香似紫苏。
主要鉴别点是叶片边缘具有狭而深的锯齿,目前在四川、江苏等地多有栽培,作为紫苏的地区习用品自产自销。
回回苏鲜叶
紫苏虽是一味常见药材,还是把真真在学习中药的道路上绊了一跤。
可见学习并不是凭浅薄的一己之力就能前进的过程,在中药学习这条路上,忌讳学而不问,也忌讳闭门造车,需要接力传统,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这里,真真不仅是一个中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小学徒。
因此希望关于中医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一个领域要发展,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然需要不同声音的碰撞,不同想法的交汇,令我们摇摆的东西更能使我们在拨云见日中坚定初心。
让我们共同进步,携手传承。
审核灵猫法师孙广才老师重楼等
图片
守一真源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具体用药请一定要谨遵医嘱呀~~
往期精选推荐
苜蓿菜团子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