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寒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空闲还是忙碌,一直不忘初心,坚持发更多原创作品,告诉更多更忙碌的人们,关爱身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要落在实处。财富与健康,你更器重谁?家人与财富,你更看中谁?关爱家人就是拥有一副好身板。套用吴京《战狼》的一段话:有一天,你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你落魄了,还得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人出名,说啥都有道理。见到太多患上癌症的朋友,生活从此改变。如果改变,再早一点就更好了。如果情况允许,请早点来看医生,或许结果大不相同。医者父母心,谁会关心你的身体??除了我就是你自己了。我想告诉那些还没有改变的人们,我们接触到的触目惊心的病例,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的启发与警醒。马云都跟我说了,其实跟你也说了,"如果你发现朋友圈有人长期做一件事,你观察他几年,如果他还在做,你也刚好有需求,你就找他吧"如果他没有实力,早就出局了,如果他不专业,早就不做了,如果他是骗子,早都消失了,长期做下来的,都是靠谱的!
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只要积极面对,总有一款适合您,希望癌友,自强不息,一路前行,有好医生陪你前行,关爱身体,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总有个时间,可以启程。
“梅核气”与胃癌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症状:喉咙最近一直干痒,咳嗽有痰,嗓子总感觉有东西卡在那里,咳不出去,也咽不下去,咽部有异物感,简直太难受了。。。而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人也不会重视,一般中医诊断为“梅核气”,西医则多数考虑“慢性咽炎”,这不,最近箸(zhu)女士也因为这个“梅核气”住院了,诊断竟然是胃癌。
箸女士,女,53岁,近一个月来出现喉咙不舒服,总觉得有东西,像痰一样,却又咯不出来咽不下去,于是上网查了查,说是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症状,过段时间就会自己好,于是也就没有太在意,但随着症状越来越重,箸女士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以“慢性咽炎”治疗了一段时间,可是成效不显,已经开始影响日常生活了,箸女士不得不再次来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个胃镜检查,不查不要紧,这一查,查出来了一个胃癌。
病情介绍
诊断明确,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箸女士也顺利康复出院,术后病理提示早起贲门癌,真是不幸的中的万幸,而术后随访箸女士也表示原来的症状已消失不见。
“梅核气”到底是咋回事?
梅核气,是指中医病证名,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梅核气”又有梅核、梅核风、回食丹等名,多发于中年女性。《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最早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明?《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气病名:“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本病不影响呼吸、吞咽等正常生理功能,但由于咽喉的异物感,常令患者忧心忡忡,精神负担过重,甚至有严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医所说的“梅核气”属于咽喉部位的异常感觉,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有关。本病相当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但本病不完全等同于西医所说的咽异感症。也就是说本病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致,应与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的咽部异物感仔细鉴别。
咽异感症
其实,咽异感症是临床上“梅核气”较常见的症状。咽部神经分布极为丰富,故咽部感觉非常敏感,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可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感觉。
因此,咽异感症的产生机制较为复杂:
一、咽及咽临近器官的因素: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凡病变累及咽腔或咽壁的任何一层组织(粘膜层、腱膜层、肌层、筋膜层、咽后壁的颈深间隙等),使咽部的神经受到刺激,或已诱发神经炎症,咽缩肌痉挛或强直,或使吞咽机能受到影响。上述种种情况均可产生咽异感症。
二、远端器官和全身性因素:迷走神经胸腔和腹腔诸脏器中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些脏器患病时可在咽部产生各种异常感觉。这种异常感觉的产生,可能是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也可能是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后,使内脏运动增强,食管蠕动增加,或环咽肌发生痉挛之故。
三、精神因素:这可能与间脑,尤其是丘脑下部的机能状态有关。已患咽异感症的病人,常常企图通过咳嗽、咯痰或空咽等动作来解除咽部的不适感觉,结果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因为咽部总在不停地运动和将大量空气吞入胃内,使原有的异常感觉更为加重。
四、器质性疾病:咽部疾病,如各型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炎,口咽及喉的异物等;邻近器官疾病,如鼻窦炎,颈部肿块、食管疾病(如痉挛、憩室、蹼、失弛缓症状、早期恶性肿瘤、食管神经官能症等);颈综合征(由颈椎及其软组织病变引起),喉病(如喉上神经炎、早期喉外癌、一侧声带麻痹等),牙病,耳病,舌甲囊肿,甲状腺肿,甲状腺的炎症及肿瘤;此外,原发性口腔干燥症,远离器官的疾病,如左心室扩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炎伴积液,肺肿瘤及脓肿,主动脉瘤,膈疝,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幽门痉挛,蛔虫逆行症,胆石症等,均可引起咽异感症。
“梅核气”的中医辨证施治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梅核气”,其实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中医药在此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本患者的临床表现,“梅核气”主要由于气滞所致,具体可分为如下证型:
1.痰气郁结
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主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若肝郁气滞较甚,可加香附、郁金、白芍、枳壳;痰多呕恶者,加橘红、瓜蒌皮、川贝;纳呆便溏加白术、陈皮、苍术、炙甘草;嗳气泛酸加旋覆花、代赭石;肝郁化火加牡丹皮、栀子、天花粉等。
2.肝郁气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赤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郁金、佛手、炙甘草。
3.肝郁失音
证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咽喉检查均无异常。常伴有情志不舒,多疑善虑,少言寡欢,胸闷胁痛,失眠心悸,月经不调等。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畅喉开音。主方:诃子清音汤。方药:诃子肉、桔梗、甘草、郁金、香附、木蝴蝶。苔腻夹痰湿者,加薏苡仁、泽泻、车前草。
由上可知,咽喉部的不舒服,不仅仅是慢性咽喉炎,临床上病因有很多可能,也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因此,当你出现身体不适时,医院就诊,发现问题,早日处理,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寻求中医的治疗,也是可以获益匪浅的。
本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动动您点石成金的小手指,轻轻一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告诉更多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有时就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