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女,32岁,中学教师。年4月9日初诊。
2年前,因出国未成,着急生气而致病。是时急躁郁怒,两胁肋胀痛连及脘腹,叹息则舒。半年前,又见面色晦暗少泽,面颊有大片黄褐色云状斑块。曾多方求治但乏效,特慕名求诊治。刻下除见上述症状外,又伴心慌,眠差,乏力,纳呆,大便不调,月经按期而行,量虽适中而色暗。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证属肝郁化火,克脾犯胃。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佐以清肝火。
药用柴胡10g,当归6g,生白芍10g,生白术10g,茯苓15g,香附10g,紫苏梗6g,蒺藜10g,炒栀子10g,牡丹皮6g,郁金10g,橘叶10g。7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兑,分2次温服。忌食辛辣油腻,注意调畅情志。
二诊:胁痛、烦躁、心慌等症均减,余症如前。原方去橘叶,加佛手6g,紫苏梗减至6g。再进7剂。
三诊:因故未能连续诊治。今又时有两胁及脘腹胀痛,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时而呃逆,心烦,头晕,乏力,月经量少,白带不多。舌尖红,苔薄黄,脉如前。二诊方去佛手,加青皮、陈皮各6g,炒栀子减至6g,并加竹叶10g。续进7剂。
四诊:两胁及脘腹胀痛除,纳食佳,面色渐转光泽,斑块开始消退。唯口干微苦,心中燥热,头晕梦多。二便正常,舌脉同前。
证属阴血亏虚,肝阳偏亢。治以养血敛阴,平肝安神。
药用蒺藜10g,白菊花10g,生白芍10g,当归6g,生地黄10g,枸杞子10g,香附10g,郁金10g,青陈皮各5g,炒枳壳5g,茯苓20g,生牡蛎30g(打碎,先下)。7剂。
1年后患者又来就诊,云服四诊方后效果甚佳,连服20余剂后,面色红白光泽,黄褐斑块及其余诸症均消失。近日因工作矛盾情绪不佳,再加带毕业班劳累,上病又发。症见急躁,头晕,两胁胀痛,眠差,乏力,血压90/60mmHg(12/8kPa),月经错后,量少,又临经期。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血虚气亏,肝阳偏亢。治以养血补气,平肝疏肝。
药用熟地黄12g,当归6g,生白芍6g,川芎5g,枸杞子10g,党参10g,菊花10g,蒺藜10g,香附10g,月季花10g,丹参10g,茯苓15g,茺蔚子10g。以此方加减,连进30余剂,诸症悉除。
随访2年未再复发。
黄褐斑,临证比较难治。前人认为多因脾虚复感风邪而发,本案因情志不遂、长期忧思劳伤所致。初诊按临证所见,当属肝郁化火、克脾犯胃之证,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佐以清肝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并配以调节饮食及情志。二诊、三诊继之,连用20余剂而致面色渐转光泽,斑块色泽逐渐消退。四诊转为阴血不足,肝阳偏亢,随证变法,改以养血敛阴,平肝安神,方中生白芍、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养血敛阴,再合蒺藜、白菊花、生牡蛎、郁金、香附、青皮、陈皮等平肝疏肝,茯苓配生牡蛎宁心安神。诸药相伍,效专力宏,故连进30余剂,斑块消失。1年后因故复发,再以养血益气和平肝疏肝之品进剂,遂使病愈。
近期研究会活动
一、5月7-9日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培训班,咨询请致电-,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