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疗腹疾
——慢性胰腺炎(腹痛)一例
W女士,27岁。-4-2因“反复腹痛近1年,加重3天”入院。入院诊断:慢性胰腺炎。
年7月患者(因其年幼的儿子胰腺炎自己也去做检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隐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发热寒战,无身目尿黄,医院,诊断为“胰腺炎”,具体治疗不详。近3天患者上腹部疼痛症状加重,收治入院。-4-4行ERP+EPS+扩张术+ERPD(双)术,透视下主胰管扩张,胰头段主胰管腔内见3.5*7mm充盈缺损,胰管分支显影,未见异常,置单猪尾胰管支架于胰体尾部,末端均位于乳头外。术后诊断: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
这位病人诊断很明确,治疗也很顺利。然而,平时困扰她的腹痛,却未见好转,术后第2天(4月5日)晚上需要打一针止痛针方能入睡。
仔细问下来,这位病人的疼痛部位集中在中上腹,疼痛呈绞痛,自觉腹部胀气,打嗝、排气后疼痛会好转,肤白体瘦,讲话慢条斯理,自己感觉身体没有力气,口干但喝水不多,人比较怕冷,又容易急躁发脾气,大小便正常。
舌质淡嫩,苔水滑。脉缓而弦。
我们在术前(4月3日)首先尝试了针灸治疗:内关(双),阳陵泉(双)。腹痛没有明显的缓解。
术后(4月6日),我们继续尝试针灸:内关(双),阳陵泉(双),中脘,上脘,阿是。患者诉绞痛的部位明显松弛,疼痛程度由针刺前的10分,减至5分。
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我们4月6日也开始给予中药治疗:
我们辨证为脾虚胆热,气滞水饮。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厚朴汤、芍药甘草汤,加延胡索止痛。
具体的药物是:
柴胡15克,桂枝15克,干姜9克,天花粉15克,
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黄芩15克,生甘草12克,
清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30克,紫苏梗15克,
炒白芍30克,延胡索30克。
*3帖
因患者于4月9日出院,住院期间只用了3付药,没有明显的感觉。我们在4月9日出院当天,按照4月6日的取穴,又治疗了一次,针后患者疼痛已减至3分。因患者家在山西,配药不便,出院时带了4周的中药,原方不动。
4月15日随访,告知肚子“不怎么痛了。”
4月23日随访,告知“肚子不痛了,好多了,中药坚持在吃,效果很好。”
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胰腺外分泌腺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治疗手段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CP预后不良,部分可发展为胰腺癌。
70%以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腹痛症状。疼痛通常在上腹部,钝痛而非阵发性,以放射至背部最具特征性。进食、饮酒可使疼痛加重。现缓解腹痛主要有补充胰酶、止痛药,严重者内镜治疗(解除胰管梗阻,缓解胰管内高压)。ERCP联合EUS可以进行胰腺假性囊肿的内引流以及内脏神经阻滞术等治疗。
相比起慢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等引起的腹痛,CP的腹痛要顽固严重的多,治疗起来也颇感棘手,之前碰到几位胰腺炎的病人,疼痛非常剧烈,针刺常用的几个穴位效果并不理想。然而这位病人针刺与中药相结合,针刺临时缓解疼痛,中药细水长流,在ERCP治疗后疼痛未见明显缓解(但绝不可因此而认为ERCP是失败的,相反ERCP为中医的介入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持和安全保障)且未服用镇痛药的情况下,单纯用针刺3次、中药口服2周即得到控制,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着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也使一度失落灰心的我们,精神为之一振。
当然,我们这一次尝试,只是一例个案报道,毕竟慢性胰腺炎是一个胰腺不可逆性的进展性的慢性纤维化的疾病。中医药是否能使这一列不断前行的火车减速、甚至刹车停下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4-28,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