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许珈
贪杯伤身,但总有却之不恭的时候,喝多了怎么办?按照中医的说法,喝醉酒便是中了“酒毒”,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其介绍说,不少中医文献都记载葛花能解酒,确有其效,还有不少中药解酒方能改善或治疗喝酒引起的疾病。
葛花枳椇子解酒毒
《滇南本草》中记载:“葛花解酒醒脾,酒毒酒痢治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精伤胃,吐血呕血,消热,解酒毒。”南朝齐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载:“葛花消酒解酒。”《中药大辞典》亦说葛花“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欧逆吐酸,吐血,肠凤下血”。
酒中饮用抗醉,酒后饮用解酒,源于葛花中的皂角苷、异黄酮类具有氧化还原作用,加速酒精氧化,可使乙醇失去毒性,收缩和保护胃肠黏膜,减缓酒精的吸收,阻碍酒精快速大量地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血管,同时通过加速排尿排汗,缓解头痛、眩晕、恶心等不舒服状态,减轻醉酒程度。而在喝酒前服用葛花,还可以提前在肝、胃形成保护膜,起到护肝养胃的作用。
王庆其介绍,葛花有两种服用方法,一是取葛花12克,煎服代茶饮;二是取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起煎服,有醒酒、清凉、利尿的作用。
除了葛花,枳椇子同样可以解酒。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载有枳椇乔木的解酒作用。宋代《本草图经》说枳椇“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使用方法为,枳椇子12克、生山楂15克,煎服代茶饮。
中药保肝健胃
醉酒除了“腔调”难看,还会对肝脏、肠胃造成损害,对此中医药也有治疗之道。
王庆其说,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滋生湿热,进一步损伤内脏,需要清理肝经湿热,这时可以用茵陈、黄芩、荷叶等中药。另外,葛根、枳椇子可以解酒醒脾,对去湿热也有作用。而枸杞子、山茱萸能养阴柔肝保肝。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于修复肝损伤、降低谷丙转氨酶等有很好的作用。
长期饮酒的人容易罹患胃病,如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枳壳、陈皮、焦楂曲、莱菔子等药可利气消导和胃气。实践证明,此方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改善胃黏膜的病理状态有一定疗效。
虽然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内脏损伤及改善症状,但王庆其还是奉劝饮酒爱好者要适可而止,过度饮酒必然伤身。
解酒方四则
保肝解酒方枸杞子12克、山茱萸10克、葛根15克、枳椇子12克、茵陈15克、黄芩12克、荷叶6克、景天三七12克。主治: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细胞损伤等。
功用:解酒保肝。
每天2次煎服,连服一月左右,复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波。养胃解酒方炒白术12克、薏苡仁30克、枳椇子12克、藿香12克、紫苏梗12克、制半夏12克、枳壳12克、白蔻仁6克、陈皮6克、焦楂曲各12克、莱菔子10克。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功用:解酒养胃。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月左右。
清肠健脾解酒方炒白术12克、薏苡仁30克、淮山药15克、白扁豆15克、芡实15克、枳椇子12克、葛根15克、黄连6克、马齿苋15克、枳壳12克、青陈皮各6克、焦楂曲各12克。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功用:解酒清肠健脾。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月左右。
清胰解酒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炒白术芍各12克、虎杖15克、枳椇子12克、葛根15克、黄连6克、延胡索12克、枳壳12克、郁金12克、徐长卿12克、焦楂曲各12克。主治:急慢性胰腺炎等。
功用:解酒清胰。每天1剂,煎服2次,连服一月左右。
(解酒方由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其提供)
回复关键字取阅更多!回复走得快更长寿回复哪些性格导致发胖,请对号入座回复日本最倔老头的活法:少吃少睡也健康回复美国最红荧屏医生奥兹:给中国人开5项健康建议回复女人与7回复名画中的医学密码回复养生,男靠吃,女靠睡?回复俞瑾:女人要有氧锻炼,每天跑半小时最好回复增重虽易,减肥不易,看美国减肥专家的秘诀回复在地球上最安静的地方独处45分钟
如何将此文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