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话紫苏二十

紫苏是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是南方地区比较著名的调味品。在烹饪鱼类的时候放一些紫苏叶,能够去除鱼腥味,让鱼的口感更为鲜美。有的地方吃海鲜也用点生的紫苏叶,以防鱼蟹中毒。现在日本吃生鱼片的时候往往都会配有生的紫苏叶,因此,紫苏叶也有“刺身之妻”的美称。

紫苏全身都是宝,除了使用最多紫苏叶外,紫苏梗和紫苏籽也有很多价值。苏梗(茎)偏宣通,能理气宽中、和血安胎,治脾胃气滞、胎动不安。紫苏茎叶可腌渍后食用,也可作解暑之饮料,特别是对胃部胀气等非常有效。紫苏籽又称苏子,榨出的油色浅淡似茶油,透明,味道芳香宜口。从古至今,紫苏籽和紫苏油都是民间的调味精品、食疗珍品。中医认为,苏子(果)主降气,质润多油,可清利郁痰、降火、平喘、润肠。研究证明,苏子油含有丰富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视觉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过敏反应及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紫苏籽一般含油率在30%以上,远高于油菜籽、葵花籽等,并且富含a-亚麻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强视力、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美国已将紫苏油应用到抗癌药物研制中;日本将其适量加入儿童饼干中;韩国也将其列为保健食用油;而我国也已将紫苏油应用于制造胶囊以及油滴剂等多种保健药物。苏籽榨油后的饼粕,气味芬芳,富含多种氨基酸,不含硫式、棉酚等有毒杂质,可作为家禽饲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紫苏性味辛温,其气芳香,归脾肺经,可用于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鱼蟹中毒等。《类经证治本草》记载:“辛,温,和血下气,开胃益脾,发汗解肌,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二便,解鱼蟹毒。”《日华子》中云:“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紫苏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延缓衰老,抑制肿瘤等作用,十分具有开发价值。日本已利用紫苏叶研制出一种新型抗过敏药剂,对过敏性湿疹,鼻炎等疾病效果显著。

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可用养胃药膳——紫苏生姜红枣汤,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取紫苏叶10g,生姜3片,红枣15g煎煮。但不能一次食用过量紫苏,因为紫苏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中遇到钙和锌会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难以消化,过食会造成消化负担。

如果出现因夏季畏热贪凉所致头痛身重,身热无汗等不适,可煎煮紫苏熟水汤,取紫苏叶和陈皮,比例以三比一左右为宜,并可切上两三片生姜,入水同煮。待水沸后,可根据不同的口味,再放入一两块冰糖,即可饮用。这一款饮品,在紫苏的独特香味中,伴有陈皮微涩带甜的清香,以及若有若无的姜的辛香。

紫苏配独活,苍术,槟榔,牛膝,可用于脚气病;配生石膏,白芷,可用于口臭病;配香附,麻黄,可用于发汗解表。进食鱼蟹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紫苏昼挺夜垂,有引阳入阴之义,阳入于阴则寐。”因此若出现郁闷导致的失眠,可以用紫苏叶配合百合。

若出现气滞便秘,也可用紫苏子配合麻子仁,水滤取汁,煮粥食用。

紫苏全身都是药。紫苏叶可发汗解表,治疗感冒,且杀鱼蟹毒,防止吃鱼蟹中毒;紫苏梗可宽中理气,治疗肝气郁结、焦虑证引起的胸闷不适、嗳气、喜叹息;紫苏子可降气平喘,治疗肺气上逆,或者痰浊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

介绍几款紫苏的食疗方

1、凉拌紫苏叶:紫苏嫩叶g,加盐,味精,酱油,麻油适量搅拌均匀,此菜可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健康人亦可食用。

2、山楂紫苏米粥:取紫苏叶20g,山楂10g,粳米g,烧沸后小火煮35分钟即可,有纳食开胃的功效。

3、紫苏砂仁鲫鱼汤:紫苏10g,砂仁10g,枸杞子叶g,鲫鱼1条。取橘皮,姜皮,盐,味精,麻油各适量。砂仁装入棉布袋中,同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去布袋,淋麻油即可。此汤可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腹泻,食积腹胀等症;妊娠呕吐,妊娠胎动不安等妊娠病患以及虚寒性胃痛患者。

4、麻仁紫苏粥:紫苏10~15g,麻子仁10~15g,粳米g。将紫苏,麻仁捣烂成泥,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同粳米煮为稀饭食用,可润肠通便。老人,病后,体质虚弱等大便不通或大便燥结难解者宜食。(梁文坚、刘文甜文,王清海修,苏慧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清海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二级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分会副会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胸痛、心悸、咳嗽、气喘、眩晕、头痛、失眠、水肿等病的中医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日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楼三楼专家诊室(第八诊室)

梁文坚教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内科教研室秘书,医院主任中医师,急诊科主诊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委会青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脏血脉病专委会委员。擅长中西医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科急危重症,尤其对冠心病、高血压、急性脑血管意外、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心律失常及不明原因发热、头晕、腹痛、咳嗽的中西医治疗颇具心得。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楼二楼(第八诊室)

苏慧副主任中医师王清海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秘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常务委员。擅长心血管科急危重症的救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眩晕、胸痛、心慌等疾病以及心血管介入术后的康复指导。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楼二楼第七诊室(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医院门诊楼二楼第十九诊室(周二下午)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yj/9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