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蔬菜上桌要谨慎

近段时间以来,因不当食用“中药蔬菜”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归根结底,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过分夸大或小看了中药蔬菜的药性才引起的脾胃问题。而事实上,所谓“药用蔬菜”,原意是泛指那些具有某些治疗作用的蔬菜,如葱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和改善轻症感冒;大蒜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痢疾;芹菜有降血压作用,能帮助预防和缓解高血压问题等等。但即便中药蔬菜有一定的防病作用,也绝不等于就可以拿中药材随便作为日常蔬菜食用。

不是所有中药都能入馔

“蔬菜”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入馔食用的草本植物,是经过多年(甚至数百年、数千年)食用后而被证实对人体有益无害(或副作用极小)的食物,主要是为正常人提供营养成分的;而药(包括中药),是指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疾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说凡是具有治疗疾病作用的药物,也常常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所以,绝对不能简单把中药和蔬菜等同视之,而“药食两用”绝对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中药都可以入馔。

1.药用蔬菜“营养不足”。

蔬菜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副作用极小,适合健康人群长期食用;而“药用蔬菜”治疗作用虽然较明显,较为适合患者食用,但却不适合健康人群食用,因为。其营养价值较低,并不能满足我们日常对于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且如果频繁长期食用,其副作用可能会对正常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老百姓对自身体质、中药性味了解不多,或致错食。

很多老百姓喜欢药用蔬菜,主要是出于对其保健作用的认可。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对证下药,所以即使要吃那些“药食两用”的蔬菜,也应强调“对号入座”。如藿香为芳香化湿解表祛暑药,在暑湿季节食用,效果较佳;而在寒冷季节食用,就未必适宜了。但是,对于这些中药材的具体药性,却并非每一个普通市民都能烂熟于心,所以一旦对于自己的体质了解不清,食用了错误的中药蔬菜,很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3.药用蔬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

蔬菜食用是安全的,长期食用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而食物中的山楂、大枣、山药、莲子、芡实、赤小豆、龙眼肉及葱姜蒜等虽然原为食物,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会成为药食两用之品,当然,其安全性也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药用蔬菜”就需要考虑其安全性了。

4.赶潮流吃药用蔬菜或许仅仅是因为不明智的“猎奇心理”。

吃药用蔬菜,无异于就是将古人从餐桌上送到中药铺的中药材又重新送上餐桌,从商家的角度来讲,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所采用的策略;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多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猎奇。为此我们不得不说,将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甚至有一定毒副作用的中药材当蔬菜食用,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药食同源也要分“适应症”

中医学历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近年来,我国卫生与计生委曾先后三次公布了数十种“药食同源”食物,如山药、大枣、山楂、枸杞子、赤小豆、莲子、芡实等。而“药用蔬菜”中的金银花、藿香、紫苏、茴香、薄荷等也均在名单之内。但即便如此,专家也同时提醒说,在吃这些药食同源的蔬菜时也应分清“适应症”

藿香“化湿止呕”

老百姓对于藿香正气水一定都不陌生,而这味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藿香。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入药有止呕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充气以及清暑等效;藿香果可作香料;叶及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有浓郁的香味,为芳香油原料。而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者烹饪材料,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中医临床上多用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但却很少有人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df/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