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学妇科之子瘖篇

《中医临床学》妇科之子瘖篇

妊娠期间出现语音嘶哑,或突然失音者,称为“子瘖”,亦名“妊娠失音”。《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本病多发生于经产妇或妊娠后期,以虚证多见,少数亦有气实不鸣者。

病因病机

子瘖的发生与肺肾密切相关。音出于喉,发于舌,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主声音,喉者肺之门户。妊娠后胎火旺盛,肾精耗损,或素体阴虚,孕后胎体渐长,阴血益亏,不能上乘以养肺,肺虚气弱,舌本失润,或因胎盛阻遏肾脉,不能上荣舌本,故音哑不扬。

(一)气虚

素体气阴不足,肾精内亏,肺虚气弱,复因妊娠胎体渐长,阴血养胎,阴津益虚,肾精不能上承,则金破不呜。

(二)气实

胎气偏盛,阻遏肾脉,津液不能上至舌本,则音哑不扬。

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音浊不扬,甚至不能出声。

(二)理化检查

必要时排除耳鼻喉引起声音嘶哑的相关疾病。

(三)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外感所致音瘖者鉴别,外感引起之音瘖,必有外感表证,如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咳嗽等症;子瘖则无外感表证,待足月生产,自能复常。

辨证论治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因妊娠而失音,兼见一派肺肾阴虚之象,且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素问·奇病论》所说的:“人有重声,九月而瘖”,即指此而言。

气虚者,其证必见妊娠音哑,咽喉干燥,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肢软,掌心灼热,心烦心悸,舌淡苦薄,脉细滑;其气实者,证见形体壮实,面色如常,声音重浊,低微或不能出声,胸闷不舒,大便秘结,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苔薄腻,脉弦滑。

(一)气虚

证候:妊娠八九月,声音嘶哑,咽喉干燥,头晕耳鸣,掌心灼热,溲黄便秘,舌红,苔花剥,脉细数。

治法:益气补肾,养肺开音。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15g,山药30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当归10g,枸杞子20g,沙参10g,麦冬10g,天冬10g,菟丝子20g,桔梗10g,甘草6g。

(二)气实

证候:妊娠八九月,声音重浊,低微或不能出声,胸闷不舒,大便秘结,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顺气开音,化痰利咽。

方药:桔梗汤加味。

桔梗10g,杏仁10g,石菖蒲10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6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枳实10g,紫苏梗10g,川贝母10g,胖大海10g,甘草6g。

临证权变

在子瘖的发展过程中,若肺肾阴伤,虚火内生,灼液炼痰,发生阴虚挟痰热内蕴的病理变化,兼见咳吐脓痰,咽干口燥,胸膺灼痛等象,则须随证变法,兼投清金化痰之味,可于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山萸英,加瓜蒌仁、黄芩、芦根、贝母等。对气偏虚者,治当补肾益气,宣肺开音,方用竹沥麦门冬汤,药用竹衣、竹茹、竹沥一支、麦冬,生甘草、陈皮、茯苓、桂枝、杏仁等。若气实者,治宜顺气开音,方用:瘦胎挞气饮加味。药用杏仁、菖蒲、枳实、桔梗、生甘草、苏子梗、川贝、胖大海。若属外感风而失音者,可按内科处理。

(一)调护

子瘖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及酒类,多食果、蔬菜,或用鲜梨切片煎汤代茶;避免过度及高声言语,以利恢复。

(二)应用例案

陈××,女,30岁,城关镇人。妊娠四个月,忽于年3月8日,自觉左足发热,热气上升到喉,即声闭音哑,当时勉强小声能言,将症告诉她嫂子,过一小时后完全不能言语。次日其嫂引她来院就诊,余诊其脉正常,惟舌苔欠润,问其病源,她欲言无音,其嫂代述之。余曰:“此子瘖也”。方书云:“凡妊娠三、五月忽失音不语者,胞络脉绝也,名日子瘖。盖胞系于肾,肾脉贯舌,故失音,此非药可治,分娩即自出声,无须服药。”汤建中云:“治法不外祛邪保胎四字”,余遵汤说拟方。

方药:四物汤加味。

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4.5g,桔梗6g,生甘草4.5g,苦杏仁10g,冬桑叶10g。服一剂,次日复诊,语言正常矣,余喜甚。余用此方,是以四物汤保胎,杏桑甘桔祛邪,故其效如桴鼓。(《湖北王远芳治验录》)

按:肾脉起于足下,络肺,循喉咙,系舌本。孕后阴血养胎,胎体渐长则阴精益虚,肾精不足则虚火上扰。故妊娠四月,左足发热,热气上升到喉,即声闭音哑。舌苔欠润亦是肾精不足不能上承之征。一般治疗当以滋肾润肺。但该例患者才妊娠四月,脉象正常,只舌苔欠润,又无其他体征,故用生地四物汤加味而治愈。方用四物汤养血,而以生地凉血滋阴以清虚火;桔梗宣肺利喉;杏仁、冬桑叶滋阴润肺降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养血滋阴润肺利咽,而使声音复出。

(三)简便验方

1.豆浆、鲜鸡蛋一只冲服,每晨一次。

2.玉蝴蝶、冰糖置入去核的梨中,蒸服。(以上均见《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文献摘录

《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

《灵枢·忧恚无言》:“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医宗金鉴》:“子瘖声哑细无音,非谓绝然无语声,九月胎盛阻其脉,分娩之后自然通。”

《女科证治约旨》:“妊娠音涩之候,名日子瘖,由于少阴之脉,下养胎元,不能上荣于舌,故声音不扬,待足月生产,自能复常,本非病也。即《内经》‘妇人重身,九月而瘖’之谓,可不必治。如必欲治之,宜加味桔梗汤主之。桔梗、甘草、元参、麦冬、金石斛、细辛。”

《医学心悟》:“娠妊至八、九月间,忽然不语,谓之子瘖。但当饮食调养,不须服药。昔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何也?岐伯对曰∶胞胎系于肾,肾脉贯系舌本,故不能言。十月分娩后,自为之言也。愚按肾脉贯系舌本,因胎气壅闭,肾脉阻塞,致不能言,自应调摄以需之,不必惊畏。或用四物汤加茯神、远志数剂,亦可。倘妄为投药,恐反误事,慎之!”

按语:我师郑伟达教授幼承家学,又师承名师新中国中医药的奠基人,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主任中医师),郑孙谋教授(全国五百老,主任中医师)等著名专家。从医40多年,深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真谛,尊经不泥古,尚经方,时方而创新,励行实践,注重实用。主治肿瘤病及各种疑难疾病。内,外,妇,儿,眼,鼻,喉科。临床治疗方面,诊断确切。立法严谨,以法统方,喜用合方,方中有方,方方相扣,处方用药,灵活稳当,尤其擅于运用经方,不拘时方,验方均广为采用。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独具一格,疗效优异,治愈癌症和疑难病者不计其数。

主编:郑伟达

副主编:刘雨昕

校正:郑东英

编辑出版:郑东京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df/5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