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紫苏种的好,独门秘籍不可少

咱们都知道紫苏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传千年的名药。说专业点呢,它是一种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个部位为常用中药,比如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等。根据药典,其中紫苏叶和紫苏叶油的来源应属于PA型紫苏。

你别看田间路边总能看到紫苏的身影,可据调查,咱们全国紫苏资源中PA型紫苏资源十分紧缺。那啥是PA型紫苏呢?

PA型紫苏具有以下特征:含有成分主要为紫苏醛,属于株型矮小、叶片轻薄的回回苏变种,单株的叶片产量较低(相对应的大部分紫苏含有成分主要为紫苏酮,为PT型。紫苏醛是药典里鉴定紫苏的重要成分)。

正因为产量低,所以资源才紧缺。现在又回到正题:怎么才能把PA型紫苏种的好,产量高呢?

专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种植密度和产量有关!

所以到底是密度高好,还是密度低好呢?高要高到什么程度,或者低要低到什么程度?

要想揭开谜底,还需要来一个田间实验。就像袁隆平要培育超级水稻,需要一次次到农田里做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于是我们先选取分别来自日本和河北安国的PA型紫苏两种种质,选取高度一致、生长健壮的种苗,设置5个种植密度(D1:株/亩、D2:株/亩、D3:株/亩、D4:株/亩、D5:株/亩)……(此处省略一万字)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

随密度增加,紫苏的叶型、株型变窄、变小,落叶增加,单株叶产量降低,而叶亩产量增加,且达到D4后基本稳定。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在种植密度D2-D5较D1高约0.1%,各个密度下紫苏醛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两份PA种质的耐密植特性有较大差异,与其株型的特征有关,尤其收敛型株型更能适应密植环境。为达到高叶亩产量,推荐以D4(株行距15×40cm)密度下种植;而综合叶产量、叶型、株型,推荐以D2(株行距30×40cm)密度下种植。落叶节数、二级分枝数,株型可作为PA型紫苏种质耐密性评价的特征,收敛株型可作为紫苏种质高产育种的评价指标。给大家总结一下,要想种的紫苏药用效果好呢,首先要选择PA型紫苏种质;然后在种植密度方面如果想要高叶亩产量呢,就在株行距15×40cm密度下种植,如果想要综合叶产量、叶型、株型都好,就在株行距30×40cm密度下种植。关于紫苏,你还有什么其他独门秘籍吗?欢迎文后留言分享哦~!参考来源:姚宇,李卫萍,温春梅,郭佳琪,郭宝林*.PA型紫苏的种植密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7):-.编辑:小令审核:小也

·完·

好文推荐:

紫苏竟然这么好!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

好物推荐:

《生生不息:<本草>里的草木果蔬谷》精选日本首部大型植物图谱《本草图谱》里的百余幅精美本草图绘,辅以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应物种的产地、性状、属性及功用等文字,再现《图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向读者传播相关的博物学知识。点击阅读原文快来购买体验吧。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投稿合作:cjcmmxinmeit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df/5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