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蟾说
中
医
肿
瘤
肿瘤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在人类与肿瘤的抗争历史中,中华瑰宝中医药也为肿瘤的治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统中医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恶性疾病。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在于抓住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古籍解肿瘤
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也
《圣济总录》
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乃成昔瘤
《灵枢?刺节真邪篇》
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
《景岳全书?积聚》
顾护正气与攻癌祛邪需有机结合
癌症的治疗强调注意“扶正”和“祛邪”的辩证关系。祛邪攻癌实际上也有扶正的效果,正所谓“邪祛则正安”,其目的是顾护人体正气。机体正气旺盛可降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肿瘤一旦形成,则毒邪内聚,不仅扩散流注,而且耗伤正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而抗癌中药、化疗、放疗、手术都是祛邪的方法,合理的应用可达到攻癌祛邪的目的。祛邪的目的也是为了扶正,所以临证要时刻注意对患者正气的维护,同时也要认识到适度的攻癌祛邪是长期取效的重要条件。
适度攻伐有助于正气的恢复
肿瘤是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局部肿块一旦形成,结聚之毒邪不但不断耗伤正气,而且有形癥积又可郁痹气机、壅滞血脉、闭塞经络、填塞水道,进一步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气机升降乖戾,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及代谢失常,形成积聚与正气亏虚之间的恶性循环。对积聚的治疗首先要坚持以扶正为主的基本原则,同时对局部之实邪进行适当的攻伐,以打破局部之毒邪伤正与整体正虚致积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疾病向愈。适度的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攻逐水饮、解毒通络、以毒攻毒等治疗措施不仅能攻癌祛邪、消癥散结,而且随着有形、癥积的消除,机体经络、血道、气机、水道得以通畅,更有利于脏腑、经络复其常用,气血津液生化有源,气机升降有序,进而有助于正气的恢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攻癌祛邪药物可有效降低肿瘤负荷,逆转引起肿瘤免疫逃逸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证明了祛邪以扶正的要义所在。
常见的攻癌药物
理气药物
枸橘李、柴胡、木香、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槟榔、沉香、紫苏梗、婆罗子等。
活血化瘀药
丹参、桃仁、绞股蓝、红花、赤芍、莪术、土鳖虫、泽兰、乳香、没药、凌霄花、生蒲黄、水蛭、蜣螂虫、苏木、水红花子、望江南、石见穿、露蜂房、全蝎、壁虎等
化痰散结药物
瓜萎皮、皂角刺、浙贝母、夏枯草、昆布、海藻、瓦楞子、海蛤壳、海浮石、鳖
甲、半夏、山慈菇、青礞石、黄药子、泽漆、猫爪
草等。
清热解毒药物
白花蛇舌草、白毛藤、蒲公英、土茯苓、漏芦、芙蓉花、凤尾草、山豆根、蛇六谷、铁树叶、半枝莲、龙葵、蜀羊泉、重楼、野葡萄根、鬼针草、天葵子、藤梨根、水杨梅根、木馒头、八角莲、三尖杉、黄药子、石上柏、干蟾皮等。
常用的攻癌祛邪药物
局部肿块的形成往往与毒邪结聚有关,而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水停等病理因素是各类毒邪能否结聚局部形成肿块的关键,临床常用的攻癌祛邪药物包括行气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几大类。
仙蟾说
传播最新鲜的资讯
紧跟最前沿的科技
直击最HOT的学术热点
只做最新鲜
蟾小仙与你同行
传播最新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