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与麻黄根区别)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风寒表实无汗证。(对应功效--发汗解表)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对应功效--宣肺平喘)
(3)水肿兼有表证者。(对应功效--发利水消肿)
麻黄配桂枝--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相关方剂--麻黄汤)
麻黄配苦杏仁--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相关方剂--麻黄汤)
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相关方剂--麻杏石甘汤)
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或生用。
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与肉桂区别)
甘、辛、温。归心、肺、膀胱经。
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不如麻黄,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血滞、水肿及痰饮诸证可投。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对应功效--发汗解肌)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对应功效--温通经脉)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对应功效--温通经脉)
(4)虚寒腹痛。(对应功效--温通经脉)
(5)阳虚水肿,痰饮证。(对应功效--通阳化气)
桂枝配白芍--桂枝辛温,功能发表助阳、温通经脉;白芍酸甘微寒,功能养血敛阴止汗。两药合用,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有效。(相关方剂-桂-枝汤)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湿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秆诸出血证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紫苏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梗。(与紫苏子区别)
辛、温。归肺、脾经。
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理气安胎,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对应功效--发表散寒)
(2)脾胃气滞证。(对应功效--行气宽中)
(3)气滞胎动证。(对应功效--理气安胎)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对应功效--解鱼蟹毒)
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加入环球卓越千人,与大家一起备考。
练习题1.麻黄除能解表发汗外,还能()
A.止呕
B.解毒
C.行气
D.止痉
E.平喘
答案:E
2.既走表,又走里的药物是()
A.荆芥
B.薄荷
C.白芷
D.西河柳
E.桂枝
答案:E
3.治疗气滞胎动可选用的药物是()
A.荆芥
B.苎麻根
C.黄芩
D.紫苏
E.桂枝
答案:D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