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止呕话紫苏

紫苏(学名Perilla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苏、桂荏(《尔雅》)。

别名:苏叶、赤苏、紫苏、皱苏、尖苏、香苏、苏麻、大紫苏、野藿麻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出自陶弘景:(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苏,不任用。

辛,温,入肺经、脾经。

发表,散寒,理气,和胃止呕。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煎汤,10~15克。

捣敷或煎水洗。

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1、理气,和胃。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1、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各克,炙甘草30克,陈皮不去白60克。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日三服。

3、治食鱼蟹中毒,吐泻、腹痛。紫苏叶30~60克,水煎频饮。1~2剂后症状可消失至愈。

4、治咳嗽痰喘: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分2~3次温服。每日一剂,连用数日即可见效。

5、治胎动不安:紫苏梗、桑寄生各12克,黄芩3克,白术6克,续断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6、治胸腹胀闷、恶心呕吐。紫苏梗、陈皮、香附、莱菔子、半夏各9克,生姜6克。水煎2次,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7、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8、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9、紫苏叶、黄连、生姜、竹茹各9克。水煎服,每天1~2剂。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呕吐。

10、紫苏、杏仁、前胡、枇杷叶各9克。水煎服,每天两剂。适用于肺寒咳嗽之胸闷、痰多稀白。

11、苏梗、橘皮各6克,生姜3片,水煎温服。适用于呃逆。

12、苏子10克,煮水漱口,每日3餐后各漱一次。适用于口臭。

(图片来自网络)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t.com/zglj/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