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要到了,啜田螺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中秋佳节啜田螺,是中秋的饮食风俗之一。清末民初有首竹枝词写道:“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遍又香螺。”啜螺、剥芋、吃月饼同为欢庆中秋节的三项食事。

然而,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整个童年,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同样的疑惑。那就是……田螺(或其他螺)的尾部究竟能不能吃呢?

左图是用牙签挑出的完整的螺肉,总给人一种可疑又令人不安的联想呢……

1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田螺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田螺外表看上去是一个螺旋形的贝壳,可大体氛围两部分:尾部的几圈螺旋叫“螺旋部”,壳里藏着内脏器官;靠近螺口的最大一圈螺旋叫做“体螺层”,容纳的是螺的头和足。

田螺的头部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而肌肉质的足则位于内脏团下方。

在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田螺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

2

田螺的哪个部分最适合食用呢?

我们平时靠牙签把螺肉挑出来,有的人只吃前面硬硬的一块,把后面一段软软的给吐掉,也就是只吃田螺的足部。

这样吃的朋友,你的吃法对了!田螺的足部由肌肉纤维组成,有嚼劲,是最适合食用的部分。

也有人不舍得把螺尾丢掉,一起吃进肚子。螺尾的部分是内脏团(包括肠、肾、鳃、肝、生殖器官等部分),如果吃到的是繁殖季节的雌螺还能会吃到很多未成形的小螺,口感像吃了一口沙子一样。

虽然吃一点熟透的螺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但是螺尾无论从营养还是口感方面都乏善可陈,一般不建议食用。

3

说到田螺,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一道香喷喷的紫苏炒田螺

紫苏和田螺是一组绝配,紫苏能去除田螺的土腥味,而且二者搭配味道极鲜。中医认为紫苏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的性质。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紫苏梗能顺气安胎。

田螺的壳容易藏污纳垢,也会阻隔热量的传递,如果煮的时间不够长,田螺里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无法被充分杀死;但是炒的时间过长,又会使螺肉变硬而影响口感,要炒出一盘火候刚刚好的田螺对手艺的考验一点也不小。

除了炒田螺以外,大家不妨也试一试螺肉粥、螺肉与其他配菜同炒的菜式,既不失美味也更容易保证安全。

田螺美味,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问题。不过只要注意好3个事项,中秋节就能够愉快地啜田螺了:

1、尽量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田螺;

2、煮之前要把死螺捡走;

3、无论是野生还是养殖的田螺都要彻底加热煮熟。

参考文献:

[1]周燕蓉与吴忠道,淡水螺与寄生虫幼虫的相容性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07):第-页.

[2]刘明远等,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中国兽医学报,(07):第-页.

[3]《福寿螺并非不能吃,一定要烧熟煮透》食品伙伴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sx/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