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农村随处可见,不仅是风寒灵药开郁良

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m.39.net/pf/a_9200119.html

在民间,人们多半会热衷于这个治疗感冒的“明星”,它叫生姜红糖水,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驱寒暖胃的小单方。趁热喝一口热姜汤,感受红糖的甜和生姜的辛辣,这种“甜辣”的碰撞,人的味蕾似乎并不太接受这种组合,但对感冒受风寒的人来说,它无疑不是一种简洁的祛病方法。

上面这道“开胃菜”大家可还熟悉?喝过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吧?

不过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并非姜汤,但它们都具有治疗感冒的“共性”,但若从同样作为食材来看,今天的这味“明星中药”明显更加“耀眼”,这就要从它的“药用”和已被开发的“食用”这两方面谈起。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它是谁了呢?我们来一起揭开这味“明星中药”的真面目吧!

它就是紫苏。提到紫苏,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农村的山野路旁随处可见,没想到这样的野草竟然还是一味良药,那么,紫苏究竟有哪些作用呢,在药用和食用方面,大家都是怎么应用它的呢?

一、从药用上看

关于紫苏,在药用方面,若我们根据古医籍的记载,较早在《名医别录》当中就讲到了它“下气除寒温中”的功效;

在古籍《本草正义》当中亦有记载:“(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窍而清头目;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李时珍指出,紫苏:“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药性论》载其:“发表散寒,行气和胃,舒郁,止痛,安胎。”……

对于紫苏的药性及功效记载,历代诸贤在以上种种中医药古籍当中将其剖解的一览无余。我们可以看到,后世逐渐在将前人的经验总结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中药和临床应用功效的认识和开发。因此,对于紫苏的“药貌”,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认识:紫苏性味辛温,归脾肺经,是发散药,能和血,兼下气;功效为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等。

对于药用的部位,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说紫苏全身都是宝吗?是的,取用紫苏不同的部位,所发挥的功效是不同的,例如:发散风寒宜用紫苏叶;祛痰、平喘、镇咳宜用紫苏子;而下气宽胀,治噎膈、反胃、止心痛,紫苏梗又更为适宜。

对于紫苏,如果把它放在众多中药之中,看它的样貌、看它的功效,它或许是平庸的,但如果从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看,在解表药中紫苏相当有实力可一跃而登冠!原因有以下几点:

1.紫苏是风寒“灵药”

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故上则通鼻塞,清头目,故而为风寒外感灵药,紫苏叶通常是这一病证所需的选用品,由其叶本轻扬,外感风寒用此,能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而在具体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怕冷、无汗这些症状上面,大可用紫苏叶加水煎汁服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煎煮的时间不可太久,紫苏具有挥发性,煮太久恐效降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xt/10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