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眨眼的真相春季高发的抽动症,

初遇

:推拿师三元

:生生堂河东店

年3月5日,4岁半的男孩麦麦来到生生堂就诊,主诉是孩子感冒了,而且家人发现过完年后孩子有事没事总是频繁地眨眼睛。

问诊当中,我了解到孩子一直有鼻炎史,且曾经有过周期长达1年的咳嗽病程,且眨眼睛的问题并不是今年首次发现,而是最近两年都是每到春天就会出现,不过去年后来孩子自己好了,所以家人并不觉得有太大问题。这次来就诊也主要是因为孩子感冒鼻塞,就顺带来看看。

Love

详细问诊

这次从首次接诊到后期调理一直都由我来负责,初次见到麦麦,我观察到孩子不光是不自觉的眨眼睛,还伴有频繁的耸鼻噘嘴的动作,且特别好动,在我们与家人沟通过程中孩子一直在不停地动。与同龄孩子相比看上去体重偏小,面肤黄,手掌纹路清晰且粗糙,触诊可见膝盖以下部位(小腿)皮肤粗糙(肤表燥气很重,通常这种情况体内湿气也很重,代表与水液运化代谢有关的几个脏腑胃、脾、肾等功能失常),腹部经络较堵(脾虚而且有积滞)。奶奶反映孩子经常容易感冒、近半年来晚上睡觉盗汗严重(汗呈颗粒状,且每晚需换1-2块隔汗巾),睡卧不宁,翻滚趴睡严重(胃不和寝不安,一般是有积食或者胃气比较虚弱的孩子身上容易出现)、大便2-3天才拉1次(但是拉出来的大便并不干,这是典型脾虚湿气重的一类表现,肠道中湿气重,导致大便性质粘腻排除不畅)等等。舌诊可见心、肝、肺、下焦(舌根部位)的剥苔十分明显,已经是非常典型的地图舌。我暗暗吃惊,这孩子内热已经到了严重伤阴的地步,心肝肾等脏腑的津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上脾胃虚得厉害,恐怕不能仅仅只是治个感冒那么简单。按孩子的症状表现,已经属于比较明显的抽动症范畴。而家人明显对此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孩子莫名其妙老是眨眼睛不太好。

Nature

家庭养护

家庭养护

◆再看孩子家庭养护情况,父母都上班,平时奶奶、外婆轮流带,一直喂养较精细、营养,且常常进食大量水果,比如生病就诊的前1天的饮食:早餐(瘦肉面条)、中餐(鸡腿、鹅蛋、胡萝卜)、晚餐(羊肉、墨鱼汤),除水果外,还有酸奶、旺旺饼干等零食。长期这么喂着,内热如此重,脾胃也被打压得厉害。我按惯例先跟家人沟通了生病期间的饮食要求,孩子病程期不吃鸡鸭、肝脏、胡萝卜、西兰花、本地芹菜、弥猴桃及易上火、油炸、油腻类食物、巧克力、寒凉水果且非病程期建议根据孩子体质少食,多吃性平温和食物,家人表示尽量配合。养护上,根据这次孩子外感症状,建议在家可以用艾叶和紫苏梗熬水泡脚(条件允许1天可泡2-3次,并告知家人泡脚方法)。

推拿调治

◇孩子最初的感冒治疗是比较顺利的,3月5日初诊,第二天,地图舌改善明显,鼻塞症状通畅很多。两天之后感冒基本就好了,关于抽动症,老师在第二天的穴位方中已经有所顾及。第三天盗汗情况好转,晚上睡眠也比较安稳。到了第四天,地图舌已无迹,只有下焦区仍有痕迹。六次/七次调理,盗汗改善明显,眨眼现象只偶见,家人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

调治

“难点”

整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一是在孩子的饮食上,由于孩子不是单独一两个人抚养,而是外婆、奶奶、爸爸妈妈都会带,大家在饮食控制上思想难以统一,特别是老人家会很在意孩子每天的“营养”问题,所以调理过程中,虽然已经比平时要稍微控制一点,但做不到遵医嘱疾病期间暂时严格吃病号餐,仍然会吃一些鸡蛋、水果,并且时不时吃一些烘焙、巧克力等零食,内热问题虽有好转,却很难根除,导致整个调理过程中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反复,比如推拿第二、三天感冒本来已经好了,第四天跟家人一起去摘草莓,吃了草莓、鸡蛋、烘焙零食等又出现了复感症状;中间还也出现吃了巧克力、蓝莓、柚子、西红柿及饼干零食等食物出现了地图舌和眨眼现象的反复。就这一点,我也多次跟家人有过沟通,期望帮助他们更详细地了解到孩子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合适的饮食和带养方式。

另一方面,由于孩子基本是由外婆送来推拿比较多,有跟老人家沟通抽动症的情况,但会比较排斥,觉得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在日常养护中重视仍然不够。

其实抽动症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现在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曾经或正在表现出这样的症状或趋势,根据数据统计,在年儿童的发病率就已经达到了10-12%,这个比率已经非常高了,只是由于家长很少被普及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

抽动症,医学上又叫抽动障碍,按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单纯性抽动障碍和多发性抽动障碍等等。

最常见的单纯性抽动的主要表现就是运动性或发声抽动。具体来讲就是表现为不由自主的、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群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麦麦就属于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除了麦麦表现出来的不自觉的眨眼睛、耸鼻子、还包括挤眼睛、瞪眼、斜眼、呶嘴、噘嘴、晃头、甩头、歪脖子、耸肩、抖胳膊、动动手或手指、鼓肚皮、抖下肢等等,发声抽动比如有些孩子老是时不时喉中发声、吸鼻子、清嗓子(临床上这种现象很容易被误诊为咽炎,然而按咽炎治怎么也治不好,我们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孩子)等等。

严重的抽动障碍可能还会伴随秽语(骂人、说脏话)、模仿(无目的的模仿别人)等等表现。这些表现的共同特点就是孩子在做这些动作或发声时是完全无目的的,并不是有意去做的。

大家对于抽动症这个名词可能比较陌生,对于多动症可能比较熟悉,其实不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来说,抽动与多动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疾病,它们在病源上有很多共同处,抽动症患儿后期发展成多动症的比率是比较高的。它们的发病因素与孩子的先天体质(包括父母体质的遗传)、母亲在孕期哺乳期的情绪、饮食、作息,以及孩子后天的饮食、家庭养育环境有关系。也就是既有身体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其中身体原因从中医角度分析:主要病根是在肝、心两方面,中医认为肝主筋,心主神明,不受控制的抽动和多动往往是心肝系统受到了损伤,功能出现失常,其中抽动症跟肝的关系非常大。比如我们在临床中看到春季抽动症容易高发,因为黄帝内经有云,肝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它在季节上对应的就是春天,所以我们经常说春天我们要好好的养肝,因为通常肝系统有问题的人,在春天也会容易凸显,出现比如肝风内动,肝火过旺等情况。比如麦麦,孩子来的时候,舌像显示,心区肝区都有剥苔,说明肝阴和心阴都受损了,究其原因,身体长期处于内热状态,热盛伤阴,加上长期大量盗汗,人体内的津液(阴)流失更快,我们人的五脏六腑都需要津液的濡养,比如肝主筋,筋一旦失去津液濡养,很容易出现异常抽动,肢体和器官这些无目的的运动行为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彼此联动,一两个系统出现问题,逐渐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比如麦麦已经不光是心、肝的问题,从中医角度说,舌为脾胃之外侯,舌苔象的形成,属胃气熏蒸而生,则脾气虚亏者,胃之气阴不足者,易滋发地图舌,而脾胃一虚,肝火会更容易旺,陷入恶性循环,一两个脏腑失衡也逐渐牵连到其他脏腑,比如肺肾等各脏腑都已经受到影响。

临床上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孩子内热都比较重。当人体阴阳不平衡,阴越来越弱,阳就会失去制约而越来越亢奋,所以孩子会表现出多动的症状。比如麦麦,推拿过程中,如果偶尔一次没有坐在有电视的房间没有电视看时,就会出现较多的小动作,相对其他同龄孩子明显坐不住。这其实已经有一些多动的征兆,跟外婆提示需要引起重视时,老人家却不认可,她认为孩子在玩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一点也不多动,能坐很长时间。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这种注意叫做被动注意,是靠电视和游戏的趣味把孩子吸引过去的,这与将来孩子上学了或工作中需要的主动注意是两个概念,主动注意需要我们主动运用大脑的控制功能以及我们的意志力来协调控制并维持,最终决定我们学习效率和成绩好坏的是主动注意而不是被动注意。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孩子的这种被动注意越好,保持时间越长,对他们的主动注意破坏越大。所以内热过重,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身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深远。

麦麦的内热与他的日常饮食和家庭养护方式有密切关系。另外实际临床上,我们看到抽动症和多动症孩子的内热,很多情况下也跟他们的情志有关,比如当养育者无法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具有支持性的养护环境,比如父母或主要养护人之间关系不和谐,或教养方式不恰当,对孩子该指引的地方没有设定规则和界限,不该限制的地方又限制太多,或太过溺爱等等,都会容易造成肝气不舒,同样也会让体内气机不畅,形成内热。也是造成该类疾病心理上的成因。

调理后的回访

麦麦此次共调理了十次,从最开始的感冒,到最后一次,他之前主诉的症状基本都没有了,就没有再来,后来我又电话回访了两次,家人告诉我,孩子后来挺好,眨眼耸鼻这些现象都没有出现了,希望经过这次,家人能更了解他的体质以及适合他的养护方式,未来孩子的状态能越来越好。

----End----

相关阅读推荐:

孩子早晨腹痛,频繁眨眼,真想居然是这样!

病是教养出来的--发烧(节选)

:孩子发烧怎么办?

发烧物理处理方法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妈妈班相关说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xt/6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