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家零售药店里,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无论是其品类、数量,还是销售份额都是非常可观的。根据中医理论,感冒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时疫感冒等类型。但在门店的实际工作中,很多顾客由于自身体质、基础疾病、生活方式、治疗时机、用药情况等因素,表现出来的感冒症状并不典型,或者在典型症状之外还兼有其它症状,给对症荐药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下面仅就几种风寒感冒的常用药逐一辨析,以保证用药精准。
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是:恶寒重(注:恶寒指自我感觉寒冷,添加衣物以后也不能明显缓解)、发热轻或者不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咙痒但不肿或仅轻微红痛、咳嗽、痰白清稀、几乎不口渴、肢体关节酸疼,舌苔薄白,脉浮或脉浮紧。
感冒软胶囊
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
散风解热。
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是比较典型的风寒感冒症状,且发病前往往有感受寒凉或风寒的经历。
九味羌活丸
羌活、防风、苍术、白芷、黄芩、川芎、地黄、甘草、细辛。
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通宣理肺丸
紫苏叶、麻黄、前胡、苦杏仁、桔梗、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甘草。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咳嗽一般不太剧烈,痰白或清稀。
四季感冒片
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甘草(炙)、香附(炒)、防风。
清热解表。
用于四季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所含成分比较温和,禁忌及不适宜人群较少。
午时茶颗粒
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山楂、炒麦芽、六神曲(炒)、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胡、红茶、甘草。
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伤食者舌苔往往比较厚腻。
感冒清热颗粒
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以辛温发散为主,兼以苦寒清泄,共奏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故善治外感风寒、兼火热内郁所致的风寒感冒。适用于感受风寒之前即有内热或者外感风寒已部分转为内热,仍以风寒症状为主导。
防风通圣丸
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用于风疹湿疮也比较多。
参苏丸
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制)、桔梗、陈皮、枳壳(炒)、党参、茯苓、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散补并行,气津并调。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尤适用于平时体质较弱,经常反复感冒,或者感冒不易康复。
注:每种药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功效以及禁忌等,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门店销售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针对顾客病情和体质制定精准的用药方案,而其前提条件就是对药品的精准把握。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熟悉每一种药品,并且养成细致对比分析同类药品的习惯,力争为顾客提供最适合的方案。
作者简介
王庆瑞,天津市同润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执业药师。
来源:《中国药房》网络版年第3期
◆“中国药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