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张渊
主播/王伟
小编/小木鱼
从甘和茶说养生
暑热高温的夏季,人体的津液消耗量大,肠胃也容易出现不适,此时的养生保健之法,当以饮茶最为适宜。
这一点上,广东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广东凉茶”,既能饮茶保健,又能清凉消暑。
在那个还没有王老吉的年代,源吉林甘和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和茶原本是放在街头供人免费饮用的,现在杭州的各大医馆也都有这样的做法,用几味中药配方,煮成茶,装在一个大桶里,让来往行人自己倒着喝。
清光绪二十四年(年),广东中北部发生了流行性感冒,源氏家族就倾全力赠饮送药。不少人在饮用甘和茶后,轻者获得痊愈,重者减轻病症,使其名声大振,确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很快,甘和茶在广州佛山开出了门店,定名为源吉林甘和茶。
源吉林甘和茶是一个中药复方,主要成分有紫苏叶、青蒿、香薷、薄荷、葛根、前胡、防风、黄芩、连翘、桑叶、淡竹叶、广藿香、苦丁茶、水翁花、荷叶、川木通、栀子、茵陈、粉萆薢、槐花、威灵仙、苍术、厚朴、陈皮、乌药、布渣叶、山楂、槟榔、紫苏梗、龙胆草、旋覆花、甘草、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等。冲泡的茶水气香、味甘、性微凉。主要作用是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食滞饱胀、腹痛吐泻等。
在《本草中国》电视片中,源吉林甘和茶的老药工曾坤给观众露了一手绝活,即把药材摊手心,看一看,闻一闻,就能找出哪几味药材是源吉林甘和茶的配方,哪几味药材是上等货,哪几味药材药性一般。用曾老的话说,干这行时间久了,耳濡目染罢了。
许多地方都有特色药茶
用中药煎茶,其实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做法,在江浙一带,有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药茶。
比如松阳就有一款端午茶,组成原料主要由藿香、野菊花、陈皮、桑叶、石菖蒲、鱼腥草、六月雪等20余味中草药。这种流行于民间的传统保健茶饮,可上溯于春秋战国时期,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上山采选百草,晾匿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防暑解渴,辟秽驱邪。
旧时松阳交通不便,当地人但凡有些小毛病,大都是先喝一碗端午茶自我治疗:上山砍柴,渴了,喝碗端午茶;下地干活累了,喝碗端午茶;哪怕小孩放学回家也要喝碗端午茶。喝过端午茶的人都会觉得“清凉”沁人心脾,全身清爽快活。因此在当地,端午茶又被称为“万能茶”。
更常见的是单味药茶,大多和产地相关。比如杭嘉湖生产杭白菊,当地人的茶饮自然也都是以菊花茶为主,这就是一杯最简单的药茶了。看似简单,却很讲究,这菊花茶当地人只冲三泡,喝完便丢弃,绝不多饮。一来这菊花不如其他茶叶经得起反复冲泡,过了三道也就没啥味道了;二来菊花茶多次冲泡后会变绿色,此时已经不适宜饮用,应当丢弃。
泡制药茶有不少小门道
我们再来说说这药茶泡制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将各种原料放茶杯内,冲入沸水,盖紧,放置5~10分钟后饮用。适合有效成分容易析出的原料,如人参、菊花、五味子等。
考究一点的做法是用小火慢煮,边煮边喝,能使有效成分不时析出,药效充分发挥。我曾在一个休息日和家人一起在杭州的青藤茶馆享受过这样的药茶。
当时,女儿点的是茉莉花茶,妻子点的是菊花茶,在名目繁多的茶品中,我的选择是铁皮石斛茶。
精致的小壶里放着的是石斛干品,球状,四五个。这石斛严格地说应该叫铁皮枫斗,因为干燥,有效成分不易被开水冲出,作为药用,我主张的是久煎。茶和茶具一起上桌,接电源小火煨煮,要喝时,倒出一小杯,再放回加热。
一个下午下来,五、六个小时的小火煨煮,让这些球状物完全舒展开来,成了条索状。我用小勺取出,送进口里咀嚼,软糯多津,黏稠多膏,嚼到最后仅剩很少的渣,这正是铁皮枫斗真品的享受。
现代人很流行用的保温杯也是泡茶的不错选择,将药材放入瓶中,冲入沸水,盖紧瓶盖,视药材用料浸闷10至60分钟。持续保温的作用可以让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断析出,效果也不错。
另外也可以像煎中药一样,把药材全部放入锅内煎煮,然后倒出饮用,此时水可以多放一些,不需要像日常煎药那样拘泥于两碗的量。
茶饮中如含有人参、桂圆肉、荔枝、红枣等,可以在喝至味淡时取之嚼食,可不要轻易丢弃哦!
夜话中医第十六期:从《伤寒论·序》说中医修为
夜话中医第十五期:从北京城门看养生
夜话中医第十四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夜话中医第十三期:致即将上临床实习的医学生
把你的中医故事通过我们的口说给大家听,一起感悟中医学习的酸甜苦辣。
欢迎来稿:
qq.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卡力孜然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