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保障你
为贯彻国家、省、市、区等上级部门关于落实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高辖区居民的抵御疾病的自我保健能力,现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筛选、我市相关名中医推荐的有效方剂推荐给大家!
一、市级推荐预防协定方
(一)预防1号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荐方)
药物组成:黄芪15克,白术、连翘、山银花各9克,藿香、石菖蒲、防风、甘草各6克。
煎服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此为成人一日剂量。如多人服用,可视人数加量煎煮。如:以人份/天计算,将黄芪1.5公斤、白术、连翘、山银花各0.9公斤,藿香、石菖蒲、防风、甘草各0.6公斤,置于大锅内,加水32升,浸泡20-30分钟,煮沸后微沸3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另取药渣加水15升,再煮沸后微沸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口服,每日两次,每次毫升。
适用人群:成年人的预防用药,可连服3-5天。
(二)预防2号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荐方)
药物组成:黄芪30克,山银花15克,陈皮9克,大枣5枚,甘草7克。
煎服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此为成人一日剂量。如多人服用,可视人数加量煎煮。如:以人份/天计算,将黄芪3公斤、山银花1.5公斤、陈皮0.9公斤、大枣1.5公斤、甘草0.7公斤置于大锅内,加水32升,浸泡20-30分钟,煮沸后微沸30分钟,过滤,滤液静置,另取药渣加水15升,再煮沸后微沸2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口服,每日两次,每次毫升,儿童视年龄剂量酌减。
适用人群:体虚易感冒者、老年人、儿童的预防用药,可连服5-7天。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则及时停用。
(三)预防3号方(医院荐方)
生黄芪15g,炒白术15g,防风9g,佩兰15g,金银花15g,荆芥9g,生甘草9g。
煮服法:每剂加ml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5分钟,煮取ml,早晚2次分服。
防治剂量:
1.医护工作者,每天服2次,每次50ml。
2.大众预防,每日服1次,成人50ml,儿童15ml,小于3岁者5ml。
3.适用人群:汗多,气短,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儿童,老年人,成年人预防用药,可连服1周。
4.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在使用过程中又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
(四)预防4号方(医院荐方)
生黄芪15g,炒白术15g,人参15g,橘皮9g,升麻6g,柴胡9g,黄芩9g,当归9g,连翘15g,炙甘草6g。
煮服法:每剂加0ml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煮取ml,早晚2次分服。
防治剂量:
1.医护工作者,每天服2次,每次ml。
2.大众预防,每天服1次,成人ml,儿童20ml,小于3岁者10ml。
3.适用人群:乏力,体倦,中气不足,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儿童,成年人预防用药,可连服1周。
4.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在使用过程中又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
二、区级推荐预防协定方
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及发病学特
征,立足于普通人群、虚体人群和武汉返(来)甘人群,以防为主,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推荐预防措施如下:
(一)食疗
1.普通人群食疗法银耳、莲子、百合、排骨、山药汤:银耳75克、百合克、净山药50克、排骨克、莲子数粒。清洗后加水把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三小时,适量食用。
2.虚体易感人群食疗方红萝卜克,马蹄克斤,竹蔗克,鲜百合克,生黄芪30克,蜜枣4粒。以上份量适合4人饮用,可凭个人喜好加入瘦肉,加水煲3小时,甜食或咸食均可。
3.易感人群饮食指导已经患有普通感冒(肺炎)或肺炎易感人群及武汉返(来)甘人群可试用以下食疗方:板栗克,瘦猪肉克,生苡米克,陈皮30克,盐、姜、豆豉各少许。将板栗去皮,猪肉切块,加盐等调料,加水适量,煮烂即可带汤食用。
(二)口服汤药
普通人群预防基本方药:贯众9-12g、苏梗12-15g、淡豆豉3-6g、酒大黄3-6g、苍术6-9g煎服方法:加水ml,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兑取ml,不拘时服。
虚体人群预防基本方药:生黄芪15-30g、炒白术15-30g、防风6-9g、羌活3-6g、佩兰10-15g、生姜3-6g。
煎服方法:加水ml,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兑取ml,不拘时服。
武汉返(来)甘人群预防基本方药:贯众9-12g、苍术6-9g、羌活6-9g、生黄芪9-15g、淡豆豉3-6g、生姜3-6g。
煎服方法:加水ml,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兑取ml,不拘时服。
(三)香囊
基本方:藿香15-30g、佩兰15-30g、冰片6-9g、白芷15-30g。
上述药物制粗散,装致密小囊,随身佩戴。个人可根据基本方自制。
(四)足浴方
基本方:杜仲30-45g、川断30-45g、当归15-20g、炙黄芪30-45g、藿香15-30g、生姜15-20g。
用法:加水0ml,水煎45分钟,取汁,入桶中足浴。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
三、市级治疗推荐协定方
(一)清肺排毒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荐方)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二)抗新冠肺炎汤(省第二批名中医韩忠义供方)
柴胡50g(后下),麻黄10g(后下),蒿苯15g(后下),青蒿50g(后下),大青叶30g,板兰根30g,鱼腥草30g,二花60g,甘草30g。每剂水煎二次,将两次所煎药汁混合,日分早、中、晚服,一日一剂。小孩、儿童可根据年龄,体重增减。
加减:咳嗽加香薷、百部各30g;气憋加苦参20g,天仙子2-3g;便秘加大黄10-20g;高热重用青蒿、石膏;躁动、惊厥加勾藤30-50g;水牛角-g。
(三)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医院荐方)
蜜炙麻黄9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6g、藿香12g、葶苈子10g、草果6g、槟榔10g、姜厚朴12g、苍术10g、酒黄芩12g。
服法:头煎凉水煎20分钟,第二煎开水煎20分钟,共ml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加减:根据热势,石膏剂量可在20-40g选择;腹胀便秘者用大黄6g;胸网、气憋加用瓜蒌20g;咳嗽明显、气短者加枳壳12g、桔梗12g;热勢明显者可加金银花15-20g透营转气;炎性分泌物较多,不能平卧者,用葶苈子至15g以泻肺强心;指脉氧低者,可加红景天15g;胸网、气短、上腹部不适明显者,可加用紫苏梗15g。
(四)九味羌活汤加减(医院荐方)
羌活15g细辛6g人参15g防风15g川芎6g苍术15g黄芩9g生地15g鱼腥草30g桔梗9g白芷15g煮服法:每剂加0ml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5分钟,煮取ml,早晚2次分服。
治疗剂量:
1.每天服2次,每次ml。
2.适用人群:患者疾病早期尽早服用,根据服药情况随症加减,发热者加石膏30g(先煎),燥咳者加川贝母6g(冲服)胸闷气短者加瓜30g。
3.本方为九味羌活汤化裁而来,主要针对本次肺炎疫情的寒、湿、热的三大特点以及平凉气候特点所拟。
(五)辟瘟普济方(医院供方)
柴胡10g,黄芩6g,金银花10g,酒大黄3g,蝉蜕5g,僵蚕5g,苍术5g,姜炭10g,太子参10g,甘草10g,赤芍10g,生地10g,青蒿10g。
煮服法:每剂加ml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煮取60ml,分1日1次服。
防治剂量:
1.医护工作者,每天服一次,每次60ml。
2.大众预防,隔天服一次,成人60ml,儿童10ml,小于3岁者3ml。
3.早期低热咳嗽患者,一天1–2剂,热退改为每天一剂连服5天,之后预防改为隔天服药一次,每次60ml。
四、区级推荐治疗方
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注重中医临床诊疗相关资料的收集总结工作。所有治疗处方不可用于预防。
(一)温邪犯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头痛,倦怠乏力,肌肤困痛,胸闷,脘痞,或呕恶,或便溏。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散邪,清热祛湿。
推荐处方:麻杏薏甘汤合升降散或达原饮;或羌活胜湿汤加减。
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草果、姜厚朴、槟榔、蝉蜕、连翘、羌活、苍术、桔梗、酒大黄。
(二)温热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喘息、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连翘、黄芩、郁金、浙贝、赤芍、胆南星。
(三)温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喘促,
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通腑,泻热解毒。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可配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基本方药:杏仁、生石膏、胆南星、酒大黄、炙麻黄、葶苈子、水牛角、桃仁、赤芍、生甘草。
(四)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山萸肉、天竺黄煎汤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鼻饲。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