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柳先生,患有乙肝已有五年多,医院治疗,其他症状得以改善,但转氨酶仍是徘徊在单位左右,不再下降。虽经中西医治疗,但仍然不能下降。后来到我处寻求中医治疗。我当时诊见患者舌苔黄腻,脉弦滑。问其肝区是否隐痛,患者说是,患者还告诉我时常有胸闷之感,平常吃饭之后常有腹胀之感,经常还会嗳气。我问患者平常有没有乏力之感,患者说经常没有精神,做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但夜间又睡不好,白天感到头晕不适。患者说到这里,我对患者的病因已大致有所判断,于是又问是否有口苦之感,大便如何?患者说口苦粘腻,大便稀软不爽。综合患者以上症状,我诊断患者转氨酶降不下来是因为湿浊阻滞,脾虚肝胃郁热。病因找出来之后,用药也就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了。于是给出如下药方:法半夏、陈皮、茯苓、菖蒲、远志、神曲、枳实、竹茹、郁金、黄连、炙甘草等。七付药,水煎服,日一付,早中晚各一服。患者服完药第二次来诊时,告诉我说肝区痛已失,胸闷腹胀明显减轻,于是我去掉原方中疏肝理气的郁金,减少清郁热黄连的用量,加入化痰湿的“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又7付药。患者吃完药第三次来诊时自述胸腹胀已除,食量倍增,大便正常,夜寐安静。效不更方,在上方的基础上又开出七付药,嘱咐患者吃完这七服药后查一查转氨酶,结果吃完一查,转氨酶降至45单位。后为了患者服药方便,又改汤剂为丸剂,又服十来天,后两次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正常,未见反复,患者很是高兴。本案例分析只供交流使用,不可擅自服用。如需服用,请咨询当地主治医师。医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