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1.中兽医学的指导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
2.阴阳的相互关系有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3.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6.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8.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9.母病及子:肝(木)病传心(火)、肾(水)病及肝(木)。
10.子病犯母:脾(土)病传心(火,、心(火)病及肝(木)。
1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2.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13.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14.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1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16.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17.上焦的功能是司呼吸,主血脉;中焦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
18.具有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的是胃。
19.具有贮存和排泄胆汁功能的是胆。
20.具有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功能的是小肠。
21.具有传化糟粕功能的是大肠。
22.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功能的是膀胱。
2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24.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25.中药四气:寒、凉、温、热。
26.中药的五味:辛、甘、酸、苦、咸。
27.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
28.六淫之中,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的邪气是风邪。
29.动物出现肌肉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病证,可归属的致病因素是风邪。
30.六淫之中,寒邪的主要性质是阴冷、凝滞。
31.六淫之中,暑邪的主要性质是炎热、升散。
32.六淫之中,湿邪的主要性质是重浊、黏滞。
33.六淫之中,燥邪的主要性质是干燥、易伤津液、易伤肺。
34.淡味常附于五味中的甘味。
35.甘味药的主要作用是滋补、和中。
36.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37.四诊:望、闻、问、切。
38.中兽医认为,动物出汗异常,与五脏相关的器官是心。
39.中兽医认为,动物出现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状,与五脏相关的器官是肺。
40.中兽医认为,动物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与五脏相关的器官是肝。
41.中兽医认为,动物出现脱肛、子宫垂脱等症状,与五脏相关的器官是脾。
42.中兽医认为,动物出现阳痿、滑精和精亏不孕等症状,与五脏相关的器官是肾。
43.寒证、痛证及风证的舌色为青色。44.湿证的舌色为黄色。45.寒证的舌色为白色。46.热证的舌色为赤色。
47.浮脉的主证是表证;沉脉的主证是里证。
48.迟脉的主证是寒证;数脉的主证是热证。
49.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50.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51.需在深秋或初冬采收的是桑叶。
52.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升降沉浮。
53.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的火制法有煅法、炒法、炙法、烘法。
54.方剂中,加强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属于臣药。
55.一般说来,温性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络。
55.具有辛味中药的主要作用是发散。
56.临床证见惊厥昏迷,抽搐震颤,口角歪斜,角弓反张,此乃为常见风证之中的热极生风证。57.临床证见动物发热,四肢倦怠,草料迟西,尿短赤和苔黄腻,此乃为常见暑证之中的暑湿证。
58.升浮中药的特点主上行而向外,其主要作用是开窍。
59.十八反: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60.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荆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61.主证为子宫脱出,久泄下痢,内脏下垂等,在中兽医上属于气陷证。62.主证为四肢无力,气短而促,舌淡无苔等,在中兽医上属于气虚证。63.主证为疼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夜间痛甚等,在中兽医上属于血瘀证。64.主证为出血发癍,口干津少,舌质红绛等,在中兽医上属于血热证。65.主证为可视粘膜苍白,四肢麻痹,脉细无力等,在中兽医上属于血虚证。66.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与麻黄相须配伍的药物是桂枝。
67.麻黄汤的组成为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68.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是麻黄汤。
69.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方剂是桂枝汤。
70.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主治外感挟湿的表寒证的方剂是荆防败毒散。
71.气虚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用补中益气汤。
72.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方剂是银翘散。
73.和解少阳,扶正祛邪,解热、主治少阳病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74.白虎汤的药物组成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75.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的方剂是白虎汤。
76.黄连解毒汤的药物组成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77.清热燥湿,长于治热痢;泻火解毒,长于泻心火的药物是黄连。
78.白头翁汤的药物组成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79.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80.消食健胃、活血化瘀,尤以消肉食见长的药物是山楂。
81.中药鸡内金在鸡肌胃。
82.增液承气汤的功用是滋阴、清热、通便。
83.化痰止咳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杏仁。
84.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85.长于治风痰的药物是天南星。
86.理中汤的药物组成是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87.化湿兼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苍术。
88.平胃散的药物组成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89.活血兼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是川芎。
90.桃红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桃仁、当归、赤芍、红花、川芎、熟地。
91.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
92.既能补气升阳又兼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临床常用于抗病毒的药物是黄芪。
93.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
94.强筋健骨,常配杜仲、续断、菟丝子治疗肾虚骨萎腰痛的药物是巴戟天。
95.治疗老龄患畜肠燥便秘的方剂是当归苁蓉汤。
96.化痰止咳药中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杏仁。
97.止嗽散主治的病证是外感咳嗽。
98.苏子降气汤主治的病证是上实下虚的咳喘证。
99.理中汤的药物组成为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具有温肾散寒,祛湿止痛作用的方剂是茴香散。
.四逆汤的组成是熟附子、干姜、炙甘草。
.化湿药中有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苍术。
.五苓散的药物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治疗马伤水起卧(冷痛、肠痉挛)应选用橘皮散。
.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作用的药物是丹参。
.主治料伤五攒痛的方剂是红花散。
.乌梅散的功效是涩肠止泻、清热燥湿。
.具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作用的药物是黄芪。
.补血活血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当归。
.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功效的药物是阿胶。
.具有平肝息风作用的药物是天麻。
.具有祛风解表,止血功能的辛温解表药是荆芥。.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肚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等证,常与紫苏相须为用的药物是藿香。.用于治疗热病伤津,烦热贪饮,舌燥津少等证,常与芦根相须为用的药物是麦冬。.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作用,长于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是番泻叶。.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老弱病畜肠燥便秘的药物是郁李仁。.白虎汤主治的病证是阳明经证。
.犀角地黄汤主治的病证是温热病之血分证。.白头翁汤主治的病证是热毒血痢。.茵陈蒿汤主治的病证是湿热黄疸。.郁金散主治的病证是肠黄。.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方剂是决明散。
.治疗湿热黄疸选茵陈蒿汤。
.治疗热入血分选犀角地黄汤。
.治疗三焦热盛选黄连解毒汤。
.治疗寒湿困脾选平胃散。
.治疗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选白虎汤。
.治疗伤水冷痛选橘皮散。
.治疗表寒夹湿选荆防败毒散。
.治疗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及产后发热选小柴胡汤。
.治疗老龄患畜津亏肠燥便秘选当归苁蓉汤。
.治疗湿热血痢选白头翁汤。
.治疗歪嘴风选牵正散。
.治疗脾胃虚寒选理中汤。
.治疗口舌生疮选青黛散。
.治疗表虚自汗易外感选玉屏风散。
.治疗外感暑湿选藿香正气散。
.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是蜈蚣。
.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肺。
.六味地黄汤的药物组成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乌梅散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涩肠止泻。
.位于犬最后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大椎穴。
.位于犬尾根与肛门之间的穴位是后海。
.血针治疗马中暑的主穴是颈脉。
.巧治马脱肛的穴位是莲花。
.对于阳邪盛导致的实热证,采用的治疗原则是热者寒之。
.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阴偏盛导致的证候为实寒证。
.脏腑关系中,表现“燥湿相济”的关系是脾与胃。
.从蹄走腹并上行至胸部的经脉是后肢三阴经。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神,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按五行相生关系,治疗肝火亢盛应配合清心火。
.气的固摄作用指统摄和控制体内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丢失的作用。
.湿邪侵犯机体,常先影响脾。
.黄芪与茯苓配伍用于利水消肿属于配伍七情中的相使。
.治疗风寒表实证的麻黄汤,其桂枝为臣药。
.天冬配麦冬,能增强滋阴作用,属于配伍七情中相须。
.具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益母草。
.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王不留行。
.具有凉血活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赤芍。
.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生肌作用的药物是没药。
.具有活血止痛,生肌作用的药物是乳香。
.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是槐花。
.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作用的药物是茜草。
.具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作用的药物是肉豆蔻。
.具有涩肠止泻,止咳止血作用的药物是五倍子。
.具有收敛止泻,杀虫作用的药物是石榴皮。
.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的药物是陈皮。
.具有舒肝止痛,破气消积作用的药物是青皮。
.具有行气燥湿,降逆平喘作用的药物是厚朴。
.具有破气消积,通便利膈作用的药物是枳实。
.具有理气解郁,散结止痛作用的药物是香附。
.具有行气止痛,和胃止泻作用的药物是木香。
.具有温中燥湿,除痰祛寒作用的药物是草果。
.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作用的药物是槟榔。
.具有行气和中,温脾止泻,安胎作用的药物是砂仁。
.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天麻。.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是石决明。.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决明子。.具有疏风热,退翳膜作用的药物是木贼。.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作用的药物是天冬。.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养胃作用的药物是石斛。.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是女贞子。.具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药物是麦冬。.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的药物是百合。.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作用的药物是白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巴戟天。.具有健脾胃,益肺肾作用的药物是山药。.具有温肾壮阳,止泻作用的药物是补骨脂。.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三七。.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作用的药物是白芨。.具有凉血止血,散痈消肿作用的药物是小蓟。.具有凉血止血,收敛解毒作用的药物是地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是川芎。.具有破血祛瘀,润燥滑肠作用的药物是桃仁。
精品推荐
软件详细介绍
“兽课网”一款超好用的,执兽电子题库!!
(点击文字阅读)
真题即将断货!欲购从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微店直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