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m.39.net/pf/a_4323076.html
《黄帝内经说什么》系珍藏版套装(全七册)《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作者:徐文兵梁冬
经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1.“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是生命的根本五谷是补充精的最好东西
“顺”指的是一种面部表情。一个人顺从或者温顺,脸上的表情、肌肉的走向是竖着的。一个人满脸横肉,龇牙咧嘴,让人一看就不顺,你得把他捋顺了。
“精”,一个是五谷之精,五谷是精之本,所以,想养精蓄锐就要吃什么?吃五谷。为什么说五谷是补充精的最好东西?因为把五谷转化成精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少的。
很多人大病一场后,就想吃小米粥、咸菜。因为当你身体消耗得很厉害、元气不足,又想依赖于外界补充自己的精气神时,五谷是最容易转化的。我们想健康长寿就要节能减排,尽量减低自己转化异物时消耗的气血和能量,所以吃五谷是最经济的。
爱吃肉的人安祥不下来
(不吃主食光吃肉)其一,消耗你很多能量;其二,吃肉的人欲望强、攻击性强。
补充我们的精,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其一,“五谷为养”,吃五谷是最根本的;其二,“五畜为益”,“五畜”起锦上添花的作用,人要活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就得吃些“五畜”。
人体所有的体液都是“精”
“精”是指我们的脑髓、脊髓、骨髓。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叫“精髓”,骨子里的东西都是“精”。“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我们生命的基础。
所有的体液都属于我们的精,液体或者半固体的东西都是“精”,这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为什么说不让你冬天出汗,不让你冬天拉肚子?这其实都是在漏精。漏完精后,你的身体就要出大问题。
2.“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把精养足,来年春天就不会生病女人排卵的时候正是妩媚万分徐文兵:“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冬天把自己的精养得很足、藏得很好,到了春天生发的时候,就不会得温病和热病。
女性在排卵期的时候性格最好,容颜温顺、态度温柔,这时也是最动情的时候。
火上头了叫烦
什么叫烦?火上头叫烦。你的火苗儿往上蹿,火性炎上,该怎么调治?你的肾水足了以后,它自然就不烦了。肾水一虚,人就会表现为“別理我,烦着呢”!整天看着谁都不顺眼,因为心火太旺。
如果冬天精没藏好,开春很容易得温病
“冬伤于精,春必病温”,很多人一到开春儿以后,突然就会高烧起来。
温病受的是热邪,热邪会使阳气萌动。外界阳气一生发,你的阳气就被鼓舞起来。
寒气是阴邪,它先伤的是阳,人体对伤寒的第一道防线叫足太阳膀胱。寒气是从下往上走,先伤足太阳膀胱经,再伤足阳明胃经,或者再伤足少阳胆经,它是从六腑这个阳伤起来的,所以它不可怕,六经传遍,慢慢儿往上走。温病是火邪热邪,直接入臟,根本就不经过六腑,它第一个伤的是手太阴肺。伤到肺的时候,人的表现是咳,然后皮肤开始出现红疹、瘙痒,或者是发高烧伴有咳。开始是干咳,如果你肺的阴液比较强,就会咳出一些痰,这些痰就把邪气带走,人就没事了。
如果肺阴液不足的话,邪气就会往里走,伤到心胞。伤到心胞,马上就会出现扁桃体炎,咽喉变得红肿。五臟在体表都有开窍,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胃开窍于口,心开窍于哪?心开窍于咽喉。扁桃体一大、一红、一肿,这就说明热邪到心胞了,所以扁桃体如果化脓感染以后,很可能会引起心肌炎,开始往心上走了。邪气到心胞以后,人会出现抽搐。
如果心胞这道防线再被突破,就到哪了?就到心了,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手少阴心经。到了这就相当于直捣老巢、直捣太和殿了,到心以后人就开始出现神智症状,就开始昏迷,说胡话。另外,心主血,皮下有出血点,其他地方也会出血——鼻子会出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好多出血症状。如果再不及时抢救,人就会死掉。温病伤人是很快的:先伤肺,再伤心胞,然后直指人心,伤到心神。如果冬不藏精,春天就会得这种温病。
现代社会大家富裕了,都有机会去吃喝玩乐,但是乐过头了以后,就会伤到自己的精。伤到精的一大表现就是开始得温病。
温病和瘟疫的区别在哪儿?这两种病受的邪气不太一样,比如,温病跟伤寒的症状有区别,温病患者也发烧但不恶寒,发着烧、扯着胸口、蹬着被子、要吃冰、要冷饮,是受了热邪;得伤寒的人虽然发着高烧,但很怕冷。一测他的体温有38℃、39℃、40℃,但是盖多少层被子他都觉得冷。这就是发烧、恶寒,伤了寒了。
3.“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夏天汗出少了,秋天身体就要“中毒”夏季的恩物:六一散、藿香正气水、十滴水
如果一个人同时受了热邪和湿邪,就会中暑,他们的表现很有意思,体表热得跟火炭一样,但肚子却是冰凉的。
暑病是矛盾的结合体,怎么调治呢?一个人发烧,你得给他用凉药,如果他的脾胃是寒的,就要先把他脾胃中的寒湿之气去掉,得用热药,但是他外面还高烧,这就很矛盾。中医取了个平法,用不太热的药、芳香醒脾的药。
用藿香、佩兰、紫苏这些有香味的药芳香醒脾,还要用到淡渗利湿的药。中医有个非常有名的调治中暑的方子,叫六一散,里面有两味药:滑石、甘草,都是利尿的。吃完这副药以后,会先把水湿去掉。
“六一散”用滑石6克、生甘草1克配成散剂。为什么配成散剂呢?中医用丸、散、膏、丹、汤、液都有讲究。散剂就像土一样,它能把水湿吸收掉。用“六一散”先把湿气排掉,然后再用我们经常用的藿香正气水,把体内吸收进去的水湿化成我们的体液。还有个更厉害的药叫“十滴水”。
“十滴水”调治中暑特别有效,里边用的药很热,非常适合调治中了阴寒邪气后肚子绞疼的症状。
夏天预防中暑切记:第一,虽说“无厌于日”,但别到太阳底下暴晒;第二,千万别把自己的脾胃闹凉了,脾胃一凉,便容易中暑。
晒着太阳吃海鲜、喝冷饮绝对会中暑的。夏天很多人中暑以后,会出现吐和泻,最好不要去制止。这种反应其实是在去掉脾胃里面的湿气痰浊。如果夏天出现吐泻,可以补点儿糖和盐——有点糖,还有0.9u的盐水,用这个及时补充体液就行了,千万别去制止人体正常的排除毒素的反应。
中暑的病人有“四大不能吃”:冷饮、水果、牛奶、绿茶。
夏天应该多出点汗
夏天的时候,人要比其他季节多出点汗,因为阳气往表走,可是现在很多人夏天不出汗,很可怕的一件事儿。第一,说明他们没有阳气;第二,说明他们没有体液;第三,说明他们经络闭塞。
夏天我们要适当出点儿汗,如果你非要吹空调,抑制出汗,身体会本能地感到不舒服。
如果夏天你的汗没出完,到了秋天,汗毛孔的闭合收敛就不大利索,就好像你要关门,门上却卡了个缝儿。另外,“疟疾”是一种正邪交争的反应,你想推它出去,它就不出去。
小柴胡汤的功效,第一是驱邪气,驱邪气的药有柴胡、半夏、黄芩;第二是可以鼓舞正气,用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这是两组药。
如果不想得风疟,夏天就要多出点儿汗。然而现在很多人,夏天干脆不出汗了,把寒气闭在身体里面,已经到了“寒入骨髓”的状态。白血病,包括现在很多人得的再生性障碍贫血,其实就是伤髓导致的。
现在人说治白血病得做骨髓移植,其实是寒气入到了骨髓,把人的造血功能压制住了。
4.“此平人脉法也”
号脉可以提前探查病气现在人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越来越多
该有的东西没有叫虚,有了不该有的东西叫实。现在的人都从虚、不足发展到了“有了不该有的东西”的状态。
判定一个人是不是称职的中医,号完脉后你问问他,我的心率是多少?
医生给你号完脉,你要看看大夫给你号脉时那个手指头是不是凉的。如果医生仨手指头是冰凉的,你就别让他看病了。人手凉的时候,气到不了手指的末端,什么都感觉不到的,他自个还麻痹着呢,能给你看病吗?你不从他身上招病就不错了。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人的脉是不一样的,你通过探查人的脉象,可以得知他到底是哪个季节得了什么病。春天应该浮,冬天应该沉,这是中医检查人号脉的理论依据。大家想学号脉,要先去修身,气脉通了以后,手会发热,手指的末梢就会有感觉,最简单的感觉——当你把手放到没生命的桌子上,能感觉到指尖有脉动在跳,这样你才有资格给人号脉。
夏天睡觉时,最要防的是空调或风扇
当人睡着以后,人的卫气——就是保卫自己的那个气会缩回到体内,人的气就比较弱,如果再吹着风,就特别容易得病。
人睡着以后,各种代谢活动都会降低,人的体温也会降低,那会儿外边热你会不觉得热;相反,如果是那些身体不好的人、躁的人,他们手脚心发烫,往往睡不着,睡着了以后又容易醒,这就是肾水不太足的原因。
热水洗完头,如果不很快拿干毛巾把头发擦干,或者不拿电吹风把头发吹干,湿着睡一晚上,第二天就容易闹病。
中国人身体弱,一吹点儿风,第二天马上会咳嗽、流鼻涕、嗓子疼、流眼泪、发烧,这是健康人;不健康的人就是门户大开、长驱直入。
表现出来就是没事儿,但是这种寒气已经到了血液甚至骨髓里。若干年后,很有可能会突然长出一个阴寒凝滞的肿瘤,或者会得癌症。癌症从哪儿出来的呢?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是坚持不懈、长期积累、苦心孤诣攒出来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