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美食中雨兰诗文书画

鸽子蛋。《红楼梦》第四十回写道: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吃过鸡蛋、鸭蛋、鹅蛋,也吃过鹌鹑蛋、山鸡蛋,印象中好像还没吃过鸽子蛋。小时候,村子里有一家养鸽子的,说是吃了鸽子蛋会便秘,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还是为了不想让村里的半大孩子发坏,偷吃他家的鸽子蛋而故意这样说的。鸽子蛋比较珍贵倒是确实的,在《红楼梦》里,是一两银子一个。一两银子,在当时的平民家,差不多够两三个月的家庭生活开支了。难怪刘姥姥惋惜地慨叹:“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茄鲞。《红楼梦》里的美食,给我印象最深,写得最精彩的要数四十一回里写的茄鲞。借助凤姐的口,把茄鲞的做法,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茄鲞在贾府里的餐桌上,不过是一道富有特色的小菜,却是如此工序繁琐,配料多多,不起眼的美食里,藏着鼎食之家的富贵,一般的小户人家,上哪里对货这些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什么的,炸茄丁用的还是鸡油。难怪有人说,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

螃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写到(原文不录了,怪麻烦的,还被人讥讽为抄书)。

螃蟹味美,吃货们对螃蟹青眼有加,民间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广为流传。螃蟹这时令大菜,在富贵的贾府里当然要有所体现,不过,曹公高明,体现的方式很别致,借大观园小儿女们组织的诗社的一次活动,品蟹饮酒作诗,快意得很,也风雅的很。

这一章文字,曹公写得细腻生动,周全周到,精彩纷呈,神采飞扬,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让人读得也是神采飞扬,口水四溢。红色的煮熟了的一个个大螃蟹,金黄的蟹膏蟹黄,鲜嫩细腻的雪白的蟹肉,再来点儿绍兴黄酒,一杯香浓的紫苏姜茶……这文字都快写不下去啦。

野鸡崽子汤。《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写道: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

鸡汤最能滋补人,这野鸡崽子汤,炖的当然是小嫩野鸡儿啦,肉质鲜美那是没说的,香软可口也是必须的,所以身体有小恙的史老太君不仅舀了汤喝,还吃了两块鸡肉,心里很受用,精神头也上来了。

牛乳蒸羊羔和野鸡瓜子。《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里写到的,(这里原文也不录了,怪麻烦的,还被人讥讽为抄书)。

牛乳蒸羊羔是贾母吃的,属于给老年人滋补的“贵族食品”,在书里的那个年代,牛奶还是比较珍贵的,不像现在喝个牛奶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当然,质量上也是差强人意,牛奶对老人和孩子的滋补效果是上好的,用牛奶蒸的羊羔,可能就是没有出生的接近足月的羊胎,在民间,这种未见天日的羊羔有着神秘的滋补效果。野鸡爪子是宝玉拿茶泡饭、就着的小吃食,四十三回里写到野鸡崽子汤了,这回里又提到野鸡爪子,时间上相隔不久,估计那次下面的人送了不少山珍野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df/10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