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专家李桂贤,妙方治肝胃失调

饮食不慎 胃脘隐痛多年

  因为饮食不当,30岁出头的王女士饱受了多年的胃脘隐痛之苦。5年前,她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隐痛,自服胃药无效。

  到医院检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隆起性病(0.5cm×0.6cm,胃息肉?),做了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其后服用奥美拉唑等治疗3个多月,然症状仍未改善,于是慕名到集萃堂中医馆寻求全国名老中医、脾胃专家李桂贤教授诊治。

肝胃气滞 久郁化热而痛

  刻诊:胃脘隐痛,昼日尤甚,入夜证减,嘈杂烧心,口干欲饮,口舌生疮,纳寐欠佳,二便尚调,月经量少,劳后头昏,巅顶跳痛,无嗳气反酸。

  查其舌脉,舌质红,苔少有裂纹,脉象虚数。李桂贤教授辩证说道:患者情绪急躁易怒,肝失条达,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气有余便是火,故见胃脘隐痛。患者问道:“胃脘隐痛何故昼甚夜轻?”

  李桂贤教授答曰:“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则在于方。有是证,用是方;无是证,用其法。肝胃气滞,久郁化热而痛,即气有余便是火,中医讲火为阳、水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两阳相和其势必盛,反之则夭,查其舌脉,证属肝胃郁热无疑,虽病标在胃,其本在肝。”

化肝煎 泄肝和胃解热

  方选化肝煎加减。处方予青皮,陈皮,醋白芍,牡丹皮,泽泻,缩砂仁,广木香、醋香附、石斛,炒麦芽,蒲公英,甘草。外用吴茱萸打粉醋调贴敷涌泉穴。

▲吴茱萸

  李桂贤教授说道,此肝胃郁热,肝郁乘脾,脾虚不能伏火,火曰炎上,故口有疮疾。《本草备要》言吴茱萸性虽热,却能引热下行,贴服涌泉穴,大温泉水,增强其翕收之功,口疮可愈!

  二诊:服药10剂,诸证显著改善,口疮已消,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弦。李桂贤教授遂在原方加紫苏梗,怀牛膝。服上方后,患者诉诸证基本消失,继续服药巩固,随访半年未发。

▲白芍

阴血不伤魂魄复宁

  李桂贤教授曰:古方化肝煎由青皮、陈皮、白芍、丹皮、栀子、泽泻、贝母组成。方中青皮开郁散结,陈皮理气运脾,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气解郁之功;白芍养阴柔肝,砂仁、木香醒脾开胃;丹皮清肝凉血散瘀;泽泻泄热而补阴;蒲公英、石斛清热而不伤阴;香附理气解郁,麦芽健脾消食,甘草清解郁热,调和诸药。全方疏肝、柔肝、清肝、泻肝诸法共备,使肝气得疏而阴血不伤,郁火得泻而魂魄复宁。

集萃名医

李桂贤

  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顾问,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常委,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消化系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曾任广西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7年。临床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的各种病证,尤其擅长于中医脾胃病、肠道病证以及肝胆疾病的诊治。对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久咳、汗症、失眠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下午;每周六上午

—医馆位置—

-(前台),

预约咨询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df/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