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别名桂荏,苏麻;为唇形科塔花族紫苏属下的草本植物,是在韩式烤肉、日式料理及东南亚菜肴中常见的提味香叶,虽然在我国餐桌上并不如上述地区常见,但它的确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物种,并且已经有了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在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均还存在它的近似种和野生种。
诸多确凿的证据都表明紫苏在基因上便烙刻着中华这个国度的图谱。就连上述提到的这些外国食法,同样可以找到它们在中国的起源。
我国在古代便有以紫苏叶包裹肉品来延缓肉品腐烂过程的方法,后来人们发现这是紫苏中的辛香气味的功效,因此便将紫苏叶同熟肉共食,借此以解除油脂厚重的腥腻气味;汉代《七发》中更有记载吴中人士“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的饮食之美,即用紫苏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这种方法于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后逐步形成了日式鱼生刺身文化。
作为一个药食价值兼具的食材,紫苏的营养价值也备受瞩目,那么,紫苏的营养成分究竟有着哪些优势?关于它的功效作用,在传统医学和现代临床上又有哪些应用呢?
紫苏的营养成分分析作为一种香料蔬菜,紫苏的迷人气味早就引发和很多人的兴趣,而探究这些气味的来源与组成则是科研人员们近年来的工作重点,除了紫苏的香气,它所含有的其他营养物质也是研究内容中的热点,而对于其所含化学物质的鉴定与检测则是紫苏药性药理研究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紫苏的三大供能营养素含量同其他常见叶类蔬菜相比较属于较高的一种,每百克紫苏热量有一百七十四千卡之高,甚至比淀粉富集的根茎类谷薯如紫薯、土豆热量还高很多,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况。这种“反常现象”在营养学者们给出的实验结果中得到了解释:紫苏的脂肪含量极高,占比高达11.9%,其中粗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的比例恰当。
实验中鉴定出了多种脂肪酸组分如常规的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另外还检测到了花生酸、花生一烯酸、棕榈油酸、辛酸以及豆蔻酸等。因此紫苏油也是紫苏的重要提取物制品。蛋白质及其动态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同样也是紫苏中的重要组成。
紫苏中蛋白质含量很低,仅有0.2%,但是它同时却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种类。按现在已有的科学手段所给出的结果可得,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质量分别是紫苏中氨基酸含量的前三;另外还有亮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等含量较高的氨基酸种类;同时还检测到了组氨酸、络氨酸、脯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的存在。
紫苏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和多糖。由于含量不多且为组成与大部分叶类蔬菜无异故而研究文献给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紫苏叶和紫苏梗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素;另外,紫苏中的维生素含量和种类也属于叶类蔬菜中的普通水平,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比较突出,但几乎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也有检测到维生素B族的某几类成分;其中的微量元素则涵盖了钾、钠、钙、锌、铜、磷、硒等九种常见组分。
挥发油是紫苏全株中有着广阔研究前景的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是它辛香气味的主要来源,紫苏所具备的多种功效作用皆和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紫苏挥发油组分非常复杂,现已从紫苏挥发油提取物中分离出了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数种基础化合物,另外还有大量的相关复杂衍生物、取代物,它们共同组成了紫苏挥发油成分。
紫苏的功效作用研究对紫苏营养成分的分析工作令紫苏功效作用的研究得以顺利展开。我国自古以来便有紫苏的药用记载,在著名的医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对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的描述,还有同其他药物配伍以达到“行气安胎、温中止痛、发汗解饥、散失解暑、消痰定喘”等等的卓越功效。《本草汇言》也将其誉为“治气之神药也。”
后世的众多医书如《本草乘雅半偈》、《日华子本草》及《本草图经》等也都针对紫苏在“理气”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并补充了其他如开胃消食、除寒等功效。
1、抗菌,抗病毒。
在紫苏提取物中,相关学者利用分离到的迷迭香酸、咖啡酸等物质进行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迷迭香酸具有较强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活性的作用;其中的紫苏醛和柠檬醛还可以协同阻止丝状菌生长,虽然不同浓度比例抗菌效果略有不同,但任意浓度都表现出了相应的抗菌效果。而紫苏水提物的混合制剂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显著拮抗作用,这为人们研究乙肝提供了新的思路。
2、抗炎,抗过敏。
科学家利用过敏的实验模型对紫苏提取物进行药理实验发现,熟制紫苏子可以明显降低实验模型血清中的特异性免疫因子水平,从而发挥抗过敏作用,初步认为是其中的木犀草素和四种酚类化合物对相关理化反应中的酶合成有抑制作用的结果,同时实验结果还证明在这个过程中,紫苏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反应率、延缓组织胺释放.
紫苏叶中一种黄酮类物质也有助于抗过敏。在体外试验中,实验对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会受到紫苏制剂的影响,干燥的紫苏提取物粗品能有效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降低皮肤蓝斑的吸光值,体现出了较强的抗炎、抗过敏功效。
3、调节血脂,保护肝脏。
紫苏和相关药材提取液的混合物可以预防在高脂肪饮食状态下的实验对象主动脉壁特别是肝脏的胆固醇升高,并可以预防肝脂肪浸润。实验给药后比较,含百分之八十以上紫苏油的降脂合剂能够显著降低高脂实验模型的血脂水平;还有报道称紫苏子对四氯化碳所导致的化学性肝功能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可预防肝脏代谢紊乱等多种肝功能问题。
4、其他作用。
很多文献都反应紫苏子和紫苏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酯化反应所代谢出来的超氧阴离子、负氧离子及游离羟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出来的能力甚至优于维生素C;
给发热实验模型耳缘静脉注射紫苏提取物还能降低体温;紫苏叶中的紫苏醛还是新发现的具有镇静、镇痛的活性物质,紫苏提取物在临床上能延长睡眠时间。
在现代医学中,紫苏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的应用也得到了扩大,目前我国开发出来的十余种紫苏相关的制剂均有很好的反响。紫苏的利用价值正在引起全世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