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擿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文选》卷三〇
孟夏时节草木疯长,茂密的树枝绕着房屋四周。鸟儿高兴有了栖身之处,我也深爱我的田庐。我耕完播种,余暇读书。偏僻的小巷远离了大路车辙,却不时有故人车马来访。欢畅地饮一杯春酒,摘一些我园中的蔬菜。微微细雨从东边飘来,习习好风也轻轻吹起。随意翻阅《穆天子传》,大略读读《山海经》。转眼之间似乎就周流、神游了宇宙,这都不快乐,那还要怎样呢?
本诗大约作于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第二年初夏。在万物有托的田园,陶渊明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喧嚣,耕田读书,自在自足,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孟夏时节,草木莽莽;房前屋后,翠柳青青。这是掩映在翠绿之中的陶渊明居所。吾住其间,就如同鸟儿安心地栖息于枝柯间一样,各有所托,各得所安。陶渊明笔下的鸟儿,如同精灵一般可爱而富有象征意味!在这农忙的季节里,我辛勤耕田,耕来读书。偏僻的深巷里,道路狭窄而迂回,隔绝了高车大马,倒是故人的简车颇多来回。言下之意,既然隐居于田园,便隔绝了官场,更多是淳朴的人情。他欣然地自采自摘,自斟自饮。当濛濛微雨飘过田野时,畅怀的清风也便随之而来。心情大好的陶渊明,一会儿看看《穆天子传》,一会儿翻阅《山海经》,感觉似乎就在俯仰之间,如同周穆王一样周流宇宙。其实,与其说陶渊明在读书,不如说是借读书而神游呢。
陶渊明自斟自饮,自采自摘,感受诗意的田园,神游般阅读,举手投足间,真朴烂漫、洒脱无忌的形象便神完意足地呈现了出来。这形象,是最得魏晋风度的神髓,与那些放浪形骸以炫目邀名的魏晋名士相比,陶渊明才是真名士、真风流。所以,北宋王之道说“千载陶渊明,信风流称首”(《醉蓬莱?追和东坡重九呈彦时兄》)。陶渊明还嗜酒,他的笔下更少不了酒,“欢言酌春酒”“有酒斟酌之”“酒熟我自斟”“有酒盈樽”,几乎“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酒成了陶渊明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诗的一部分,酒就是诗意人生,但陶渊明从不恃酒放狂,而是在酒中寄托自己执着的傲骨和洒脱、真淳的天性,是“寄酒为迹”(萧统语)。是陶渊明,让酒具有了最恰切的文人雅意和烂漫情怀。
还有,本诗描写的和谐善美、自在自足的田园,是陶渊明的不朽建树。通过陶渊明的描写,中国诗歌中第一次呈现出了这样一个诗意栖息的田园,呈现出与田园风格高度和谐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风貌。这不仅是陶渊明对中国文学的一大开拓和贡献,而且还为所有的文人酿造了一个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无论那些名利场的得意者、求索者,还是奔波者、失意者,酒酣歌畅也好,辛苦艰难也罢,在心灵的最深处,无不向往陶渊明的那份澄澈和自在,向往他对本心的执着护持、对自由的顽固崇尚和对本真之美的尽情歌唱。说到底,陶渊明的田园,其核心就是关乎生命、个性、心灵的问题。毕竟,人生在世,有什么能比人尽其才和生命自由更为重要呢?
(萧寒)
▲紫苏梗:
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断面裂片状。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主产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地。
原标题:《清风典历
千古风流渊明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