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口臭让另一半远离你这个方子或许能帮

典型病案举例

张某,男,15岁。初诊日期:年11月21日。

主诉:口中异味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口中异味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未予重视及诊疗。近1周,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门诊。

刻下症:口气明显,自觉食后恶心明显,偶有呕吐,伴咳痰,痰多且黄,手心易汗出,纳多,寐差,小便可,大便溏,矢气臭秽。舌淡胖,苔白略腻,脉沉。平素饮食无规律,喜食肥甘厚味。

辩证分析

患者以口中异味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加重1周为主症,中医诊断“口臭”。

患者以口中异味为主要临床表现,自觉食后恶心,偶有呕吐,痰多且黄,手心易汗出,纳多,寐差,小便可,大便溏,矢气臭秽。舌淡胖,苔白略腻。脉沉。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本案患者平素饮食无规律,喜食肥甘厚味,长此以往,湿热内生壅滞中焦,脾胃功能受损。

故选用藿朴夏苓汤以宣畅气机,燥湿利水。

中医诊断:口臭(湿热蕴结)。

西医诊断:口臭。

治法:宣畅气机,燥湿利水。

方宗:藿朴夏苓汤。

处方:藿香5g,厚朴10g,半夏10g,生地黄15g,泽泻10g,土茯苓35g,紫苏梗15g(后下),连翘15g,海螵蛸20g,生麦芽10g,炒麦芽10g,珍珠母30g(先煎),远志10g。10剂,水煎服。

二诊:年11月30日。

口气明显缓解,食后大便易次数增多,大便成形,仍寐差,手掌心瘙痒,易出汗,余症同前。

上方去生麦芽、炒麦芽、珍珠母、远志,加煅瓦楞子25g(先煎),茯苓30g,白术10g,山药10g,沙参10g,地肤子10g,白蒺藜10g,五味子5g,浮小麦30g,陈皮10g。10剂,水煎服。

藿朴夏苓汤以藿香芳香化湿、土茯苓清热利湿、生地黄、泽泻淡渗利湿,从上、中、下三焦利湿祛邪;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紫苏梗、连翘以泻肺气,除胃痞,散郁滞;生麦芽、炒麦芽以行气健脾,消食积;海螵蛸制酸止痛;珍珠母、远志安神助眠。二诊仍有脾虚,加茯苓、白术、沙参、山药、陈皮益气健脾之效;手掌心痒,加地肤子、白蒺藜祛风止痒;加五味子、浮小麦加强敛汗之效。

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能宣畅气机,燥湿利水,主治湿热病邪在气分而湿偏重者。

藿香

藿香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

李杲曰藿香“可升可降,上能入肺,下能入脾”。升以宣发肺气,降以利湿浊,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藿香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细菌、保护肠屏障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

故本方中虽藿香用量较小,但实为本方点睛之笔。二诊时患者口气明显减轻,脾虚之证犹存,在原方基础上重用益气健脾之品,以巩固疗效。

长按上方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t.com/zglj/4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