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芥子药食同源修订版

中医方剂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化痰方,叫做“三子养亲汤”,所谓三子,是莱菔子、紫苏子。这三个我们都介绍过,(紫苏子在紫苏一章提到过)。今天我们来看看白芥子(黄芥子),之所以说黄白芥子,是因为国家的药食同源药单中,认定黄芥子既是药物又是食物,而白芥子是药物。。。所以我们分别来看。

??黄芥子,书上说是十字花科植物(莱菔、萝卜也是十字花科)植物芥的种子。芥就是芥菜,芥菜可以一个大门类,所以在有些人脑海里芥菜就是像油菜一样的菜,而许多人脑子里芥菜就是水疙瘩,咸菜头,包括涪陵的榨菜,而有些人口中的芥菜则是雪菜雪里红。其实这些都是芥菜的变种,有些芥菜吃叶,有些吃根茎,这方面有点类似于茴香。而芥菜的种子都有化痰的功效。常用的是白芥子和黄芥子。

芥菜頭

白芥子单指芥菜中白芥的种子,祛痰的功效更强,被入药作为药材,也没有被划为药食同源。相比黄芥子功效上其实大同小异。从外观上看黄芥子更小更黄一些,一般不入药。黄芥子和白芥子功效相近,《本草纲目》记载:白芥子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芥子味辛性温,能够温散腹寒,化痰化水饮,疏散风邪,散关节冷痛。而大医家朱丹溪曾论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所以白芥子对于治疗皮下脂肪粒脂肪瘤有着针对性的效果。总之白芥子主要的功能是化肺中、脾胃中还有三焦和皮下层的痰。

芥菜/蓋菜

所有药典上都说白芥子无毒,但是无毒不等于没有副作用。《本草经疏》记载: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经有热,与夫阴火虚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意思是白芥子黄芥子非常适合去化体内的寒痰,就是那些肚子冰凉里面摸上去还遍布硬块的人群。但是本来肺火很盛和阴虚火旺的人是绝对不能用白芥子的,否则可能导致口眼鼻更加干燥,甚至红肿出血。所以作为长期食疗的话还是要分清自己的体质。

黃白芥子

使用方面,白芥子黄芥子加开水、油、盐等调料混合后就是我们常吃的黄芥末。经常食用当然有助于化痰散结,同时还可以对付因为受寒导致的鼻塞流涕,头闷痛,同时也包括鼻炎。北京有两道名菜是芥末墩和芥末鸭掌,芥末的温性可以中和鸭肉或者其他寒性食物,如果为了化痰的话,还是芥末配合蔬菜更为合适。

除了芥末酱之外,大家拌凉菜时还可以加入芥末油,食疗之余还可以弥补生冷凉菜的寒凉。所以大家在平时做菜和点菜时,如果有水果、奶制品、海鲜等菜品,那么不妨再加一个芥末类的菜作为反佐。

最后,综合性方案来啦,作为食品版的“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之中,莱菔子味道怪异实在难以入菜,所以我们可以选用白萝卜、青萝卜或小红萝卜来代替,另外白芥子可以选用芥末油或者芥末酱,而紫苏子我们可以用现在流行的紫苏子油。用以上这些调料(比如芥末油+苏子油,然后食材中加入白萝卜)做一个搭配的基底,然后无论凉拌菜还是作为焯水后的蘸料都非常好,如此一个食物版的三子养亲汤就完成了。

老北京名菜「芥末墩」

如果单纯作药冲服的话,给大家一个小窍门,芥子打粉本身一点辣味也没有,是经水浸泡10分钟之后才产生刺激性辣味的,所以芥子粉可以直接含嘴里用温水冲服。必须注意的是!芥子粉进入肠道后同样会开始刺激粘膜,所以极力建议不要空腹服用芥末和芥子。一旦觉得粘膜有灼烧感,应该用酸奶、椰汁等甘寒滋阴的食品来缓解。总之芥末是个脾气爆裂的伙伴,我们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质,避免过度刺激。

禁忌事項

有以下体征的人不要擅自食用芥子:1.舌红舌尖红有芒刺者2.心口窝胸腔发热者3.吐黄痰者4.口眼鼻干等干燥综合症患者5.易心烦失眠者王星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lj/6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