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紫苏叶苏子苏梗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207/4574861.html

一、概述

拼音

ZǐSūYè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

辛走肺,甘走脾。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辛,无毒。主下气,除寒中。

紫苏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肺主气而属金,金寒则不能行下降之令;紫苏辛温温肺,肺温则下降,所以下气。脾为中州太阴经也,肺亦太阴,肺温则脾寒亦除,故除寒中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驱浊,消凝滞而散结。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经。温肺降逆,止喘定嗽。

紫苏辛温下气,治咳逆痰喘、呕吐饮食,利膈通肠,破结消癥。兼驱腰膝湿气。解蟹毒。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脾经

《本草经解》归肝、肺经

《玉楸药解》归肺经

别名

苏叶、小苏

二、应用

常用方

《本草经解》叶天士

紫苏同陈皮,治感寒上气。同人参,治虚咳上气。苏子同良姜、广皮,丸,治风湿脚气。同粳米,治上气咳逆。

《长沙药解》黄元御

《金匮》半夏厚朴汤,方在半夏。用之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以其降浊而散滞也。

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咽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泻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其诸主治,表风寒,平喘嗽,消痈肿,安损伤,止失血,解蟹毒。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所虚者少用之。

紫苏子

拼音

ZǐSūZǐ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本草经解》叶天士

其(子)尤良,下降之性辛温气味尤甚也。

归经归肺经

别名苏子

紫苏梗

拼音

ZǐSūGěnɡ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梗能顺气安胎。

《本草经解》归肝、肺经

其(梗)本乎地者亲下,下气尤速。

归经归肺、脾经

别名苏梗

苏叶VS苏梗

紫苏包括苏叶和苏梗,发散风寒,而力逊于麻黄、桂枝,故适用于外感风寒之轻症。苏梗能行气和中,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用于胸胁痞闷,腹胁胀痛,妊娠呕恶,胎动不安等症。苏叶与苏梗皆辛温之品,前者散寒解表、理气和中,而后者仅能行气和中安胎

三、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主产于江苏、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四川等地。

▼点阅读原文,进行健康咨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lj/7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