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油也得换着吃
西莫普勒斯博士称:
“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您是否餐餐吃茶油?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植物油料树种。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南方地区。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员木,南方油食也”,这是《山海经》书中的记载,“员木”即野生油茶树,我国南方很久以前,民间就有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的饮食方式。山茶油便是取自油茶树的果籽,这份记载距今已有多年,远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已经以山茶油为食,并且将其作为家庭常用食用油了。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油茶树生长在山峦重叠、生态环境极好、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尽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山茶油其色泽金黄或浅黄,中国人喜食山茶油,因为它具有纯净的品质,气味清香,味道纯正自然,唐朝诗人李商隐在食用山茶油之后,曾不禁感叹“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一直延续到今天,山茶油依旧深受人们喜爱,它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中国饮食文明的底蕴传承至今。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由此可见,食用油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人体必需的5大营养素中,脂肪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食用油。选对油、用对油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膳食烹饪使用食用油时容易产生误区,看看您食用的美味佳肴中招了没?1“油多不坏菜”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油多不坏菜”这一说法,在餐饮业中烹调炒菜时,油放得越多,菜也炒得越香。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吃油过多,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为食用油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非常高,过多地摄入食用油,不仅会造成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有不少人误认为不吃油或者特别少吃油可以减少肥胖或降低高血脂。其实,提倡少油烹调并非鼓励无油炒菜。脂肪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细胞形成的必要条件,适量的吃油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酸,促进人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还能软化食物纤维,减少食物体积,提供饱腹感,预防胆结石的发生。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正常人每天摄入食用油不应超过25-30克。老年人、肥胖者及血脂异常者则不宜超过20克。
2长期只吃一种油人体必需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如果它的含量超过12%,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因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小于4:1的黄金比例,如果比例失调,它同样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类疾病,如橄榄油、山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亚麻籽油、紫苏油、牡丹籽油富含α-亚麻酸。不同类型的食用油中含有的脂肪酸和营养物质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以达到脂肪酸的摄入均衡。亚麻酸和亚油酸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两者比例在1:4之内最为健康,目前由于大宗食用油都以亚油酸为主,我们所吃食用油中两者比例达到1:20之外,两者比例极不平衡。
在日常饮食中要提高亚麻酸的摄入量。山茶油的食疗功能也早有记载,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居所有食用油之首,其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比例为8:1:1,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推的健康类食用油!茶油中还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及生理活性物质,如甾醇、生育酚、角鲨烯、山茶甙、茶多酚等。为了人体摄入的营养均衡,好油也要换着吃哟!
3油的颜色越浅越好营养伴随物是在制油过程中伴随着油脂一起从油料中提取出来的微量物质,种类较多,其中有一些是对健康有益的,称为营养伴随物,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等,在油脂加工过程中,要尽量保留这些营养伴随物。
然而,食用油的颜色与加工工艺和提炼程度有关,通常越是精炼的油脂,颜色就越浅。在加工精炼过程中,如果加工处理过度,也会使部分脂溶性的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流失,因此,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油的颜色也并非越浅越好。挑选食用油时,比起看颜色,不如看油的透明度和有无杂质,透明度反映了油的纯度。通常透明度越高的油,它的纯净度也越高,品质也越好。
4不吃动物油
近年来,动物油不健康的说法越来越流行。因此,造成很多人产生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的误导,将动物油列为禁忌品。实际上,适当食用动物油不仅不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反而有益健康。如果长时间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会造成人体内维生素及脂肪酸等的失衡,不利于健康。人体所需要的油不仅来自烹饪油,还来自所吃的鱼肉蛋奶等食品和一些加工食品。因为肉类和奶类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以饱和脂肪为主。所以如果吃肉较多,那么在烹调中就应当尽量少放猪油、牛油、奶油等含饱和脂肪酸过多的油脂。如果平日以素食为主,则可以适量在烹调中食用。
各类脂肪酸所属代表性食用油中:饱和脂肪型食用油有椰子油、棕榈油、猪油、牛油等;亚油酸型的食用油有: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等;亚麻酸型的食用油有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杜仲籽油等;油酸型的食用油有榛子油、山茶油、橄榄油、牛油果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神经酸的食用油有元宝枫油、文冠果油等;营养均衡型的食用油有牡丹籽油、核桃油、芥花油、美藤果油等。(来源:网络综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