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灵芝
阿胶篇
从第一集开头徐老夫人大寿,前来贺寿的官宦之女送上东阿阿胶十两,就知阿胶十分贵重,价格不菲,非是凡品。
于夫人小产后出血不止,允贤用理气散瘀汤,反复提示“东阿阿胶”必不可少;朱祁钰得知允贤落水身亡后,万分悲伤,吐血倒地。太医诊断是急怒攻心所致,开了糯米阿胶粥食疗;后来允贤给皇后娘娘治疗甲状腺肿,用的是阿胶海参汤;允贤给义母做寿,做的是阿胶排骨汤......
所以《女医明妃传》里东阿阿胶是硬广!反反复复,如此高频率出现的植入广告,让大家秒懂了“东阿阿胶”必定是《女医》最大的赞助商,所以演员们说起含有“阿胶”的台词来才如此的认真大力。
所以看到现在,大家对几乎每一集都会出现的阿胶已经习以为常了,稍微有一集不出现都怪不习惯的。并且剧中阿胶有百搭所有食材的趋势,观众们从允贤和太医开出的食疗方里读出了无数个潜台词:
“今晚喝啥汤啊?紫菜蛋花汤!换,咱喝紫菜阿胶汤吧!”
“中午吃啥菜?要不阿胶肉圆子汤?”
“这家饭店有什么比较好?听说阿胶豆腐煲很不错哦!”
而现实中,阿胶是否真有这么神奇,真这么百搭呢?
历代《本草》皆将东阿阿胶列为“上品”,誉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三宝”。大中华千年临床及现代科学检测都证实,东阿阿胶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等多重功效,系中医治疗血虚的首选之品,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久服,轻身益气”。可以美容养颜,调经安胎;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健脑益智,提高免疫力。
而且确实有很多女性朋友服用之后,大感气色变好,脑力充沛,自觉聪明了不少。且从古至今,将阿胶入药的处方就有三千多个,这么看来,阿胶疗效确实神奇,而且确实百搭,变着花的把阿胶放到饭里吃,好像都没有问题。但是,老中医告诉您,再好的东西也有人不适合吃!
这些人不适合吃阿胶
有以下情况的人,您再有钱,也别碰阿胶:
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感冒患者;
特殊人群,比如:孕妇,高血压,糖尿病,小儿,女性经期,内火特别旺盛的人,需要让专业的中医师经过辨证论治,明确您的体质后再进行服用。
因为俗话说的好:快饿死的人吃一个馒头能救命,快撑死的人再给他塞一个馒头能要命,是不是能要命,不在馒头,而在谁吃那个馒头。阿胶也是,砒霜也是......
斜飞脉篇
在《女医》24集里,太后娘娘指使刘妃诬陷允贤用药导致她小产。巧的是我们的允贤当时给躺在蚊帐里边的女人摸脉的时候,记住了她是“斜飞脉”。而刘妃流产后,我们遭受污蔑的允贤,马上就要被拖出去砍头了,依然气定神闲的,给刘妃再诊了一次脉,发现脉与先前不一样,才确定当时帐中躺着的是别人,从而揭穿了太后等人的阴谋,扭转了颓势。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纷纷弹幕表示,心痛我贤:1、你干嘛要多管闲事,好好的做你的司药女官就行了,干嘛要给刘妃看病,给人机会陷害,让诗谜惊得一身汗;2、允贤终于死里逃生的时候,又感叹到,知识改变命运啊,允贤要是学艺不精,辨认不出“斜飞脉”,就没有办法让自己逃出生天了。
剧情说到这里,小伙伴们要问:什么是“斜飞脉”?
这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正常的脉象。很多人都去看过中医,都被摸过脉,老中医三个手指头往手腕上一搭,就能噼里啪啦说出一堆东西来,把老百姓震得不要不要滴。老中医摸的位置其实就是桡动脉走行浅表的那一段。(如图)大家可以自己试一试,这里能很容易的就摸到桡动脉的搏动。从手腕到手肘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隶属于老中医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如图)
这样的桡动脉是正常的,但是一百个人当中有那么一个人不走寻常路,出现桡动脉走行的变异,在“尺部”(寸关尺三部的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侧,向合谷方向伸延。这个就叫“斜飞脉”。它不是病,仅仅是变异。当医生在寸口脉上摸不到脉的时候,就会在手背外侧摸一摸,看看是否有“斜飞脉”。
这正是《女医》里边允贤皱着眉头,在刘妃的手背虎口位置反复摸索的原因。大伙明白了吧。
“斜飞脉”和“反关脉”类似,但略有区别。主要区别就在于“飞”的位置。“斜飞脉”在“尺部”拐弯,反关脉就是比斜飞脉拐弯的位置靠上了一点。最后到达的位置都是手背部合谷虎口。(如图,图很丑,大家将就看,主要是方便中医师和学生了解。)
那么一旦出现这样的变异,摸脉的位置就要相应的变化。但是摸脉的结果和寸口脉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各位小伙伴一旦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同时恭喜您,您是百分之一的那一位。
而且这样的脉象是会遗传的,可以摸摸自己家里人的脉,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很有意思吧~
紫苏篇
女医传》看到快三十集了,虽然允贤的第一个侍女紫苏早就死去,领了便当杀青了,但是心里还总是挂念着她。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允贤死心塌地的好,还因为紫苏这个名字,不仅特别的唯美,现实中也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
它的叶子背面居然是紫色的!真是长得特别的与众不同,别的叶子上面下面都是一个颜色,最多也只有一点点色差,就好像白菜,菠菜,芹菜,都是循规蹈矩的从一而终,没有一点杂色。而紫苏偏不,它从头到尾颜色丰富绚丽而复杂,而且还挺有层次。紫苏小的时候是翠绿得似乎与其他植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长着长着就花哨起来,叶子开始变得不同凡响,互生的叶片绿里藏着紫,紫里还包着红,甚至有的时候整片叶子都紫紫的,就好像生了好大气的人涨红的脸,又好像伪装成叶子的花朵。在菜地里,野外的山谷里,总是显得那么绚烂夺目,喧闹而哗众。
但是有的时候也有好多叶子平平常常的,绿绿的,你以为它不是一株典型的紫苏,可是掀起叶背,却发现,整个背面都是紫色的,好像它把所有的紫都藏在背面了。这么一看,紫苏又似乎一点都不张扬,还挺含蓄。总之,紫苏是一种有思想,而特异独行的植物。
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天生对颜色比较敏感。而紫苏正像一个有才华,颜值又高的人高调的抓住了世人的眼球:我这么好,不吃我吃谁!所以长得别样的紫苏在远古就被人们研究得透透的。它浑身上下都被好奇的人们开发尽了。
还记得《芈月传》里有一集芈月和她的侍女到花园里几丛万年青上采摘紫苏叶,(这一段把人彻底看蒙了,完全没有看到紫苏在哪里)回来后做了一锅汤,还送给了芈姝一碗,说是最能解暑湿。说的没错,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夏天感冒受寒了,熬上一锅紫苏汤,再放上几片厚厚的生姜,热热的喝下去,一身透汗一出,就满血复活了。如若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可以加点香附,陈皮美美的喝下去,这肚子里立即就爽快了,立马就食欲大开。
即使紫苏叶不用来解暑湿,平时用来熬汤做菜凉拌清炒,都是极好的,绝对是一盘好的下饭菜。同时在吃鱼的时候加几片紫苏叶,不仅摆盘好看,颜色丰富,还能去除鱼腥味,解鱼蟹的毒,让鱼更好吃,吃的更安全。堪称鱼儿们的最佳伴侣。紫苏叶吃完了,还可以吃紫苏梗,咋吃呢,炒菜是不必要费那个油了,因为味道不如紫苏叶好,聪明的老百姓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用紫苏梗腌咸菜,用筷子从咸菜坛子里夹出来下个稀饭,真的是一点都不浪费。
紫苏梗吃过了,就该吃紫苏子了,这个苏子在中药界可是享有盛誉的,因为它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所以咳嗽咯痰的患者常用。有名的“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里就有苏子。为什么叫“三子养亲汤”呢?这个“养亲”是什么意思?就是“孝养亲人、老人”,此方为人子事亲者设。是治疗痰壅气滞的常用方剂。因为人年纪大了,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咯痰的问题。所以孝敬老人,照顾老人的身体,用这个方子真是极好。
马上春天过去,夏天就来了,紫苏就该上市了,这一道好菜,您值得拥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