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材紫苏油一

一.原料概述:

紫苏,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干燥果实,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以吉林省农安县生长条件最佳,视为正宗产地。紫苏嫩叶可做蔬菜,紫苏籽可榨取食用油。中国卫生部于年公布其为食药两用材原料,也是配制新型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

紫苏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主要功效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生,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

《本草汇言》言其:“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痰喘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

《本草逢原》言其:“诸香皆燥,唯苏子独润,为虚劳久咳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隔不利者宜之”。

《医林纂药》说:“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痰定喘,利隔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

《本草纲目》时珍言:“辛、温、无毒、下气,除寒温中,调中润五脏,补虚劳,健肥人,破癥结,消五隔,化痰止咳,润心肺,研之煮粥长食,令人身香,解鱼蠏毒”

二.历代医家用紫苏治病的经典方剂

1.《博济方》中有‘华盖散’,主治痰壅气逆,胸闷喘咳。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紫苏子降气汤’,主治寒痰、壅肺、胸隔闷满、久咳痰喘。

3.《扶寿精方》中有‘定喘汤’,主治风寒袭表,痰热内蕴。

4.《韩氏医通》中有‘三子养亲汤’,主治老人湿痰壅滞、哆嗦气喘、食少痰多、胸闷不畅。

5.《医宗金鉴》中有‘苏葶滚痰丸’,主治积食化热、痰热上蒸、喘咳脘闷。

6.《急备千金方》中有‘苏子煎’,主治阴虚咳喘。

7.《药性论》中载‘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肿不可践地。用紫苏二两,杵碎,以水三升,研取汁,煮梗米,二合,作粥,和葱、椒、姜、鼓食之’。

8.《外台秘要》中载‘梦中失精,苏子一升,研末,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9.《金匮要略》‘上气咳逆,以苏子入水研滤汁,同梗米煮粥食’。

三.对紫苏籽现代研究的简单综述

1.主要成分:含油脂34.52%~42%,其中主要是α亚麻酸,占84.5%,另有亚油酸7.03%,神经酸2.6%,粗蛋白22.5%,其中含有赖氨酸,精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为1.%、2.%,另含VC、VE、Vp、VB1、VB2、β胡萝卜等,还含有Ca、Mg等微量元素近30种。

2.生理功能:

a.降血脂。因紫苏籽中含大量α-亚麻酸和亚油酸,因而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b.改善记忆。所含的α-亚麻酸、神经酸,既是大脑的必需营养,又能促进神经再生。

c.抗氧化作用。紫苏油中的迷迭香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四.紫苏油的主要功能

紫苏籽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是紫苏油,而油脂中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占73%~84.5%。而α-亚麻酸恰恰是中国人饮食结构严重缺乏的一种必需脂肪酸。缺少这类必需脂肪酸,则会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过敏反应,早老性痴呆症、关节炎、湿疹、抑郁症、疲劳、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经前期综合征等发病风险(英国最佳营养学创始人——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语)。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向全世界声明:“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摄入不足的状况,建议各国政府立法,在饮食中专项补充α-亚麻酸,借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营养不均衡带来的种种慢性病。”而后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英、法、德、意等国立法规定,在多类食品中必须添加α-亚麻酸,否则不许出售。足见α-亚麻酸对维护健康的重要作用。

上表说明,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常吃的食用油人体必需的脂肪酸—α-亚麻酸摄入严重不足,而亚油酸过剩。

中国营养协会大力倡导日常食用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例,应调至到1:4为最佳的膳食摄入比,为正确选择食用油提供了依据。

——正文未完待续

附:治疗便秘、润肠通便的食疗优选方案——紫苏麻仁粥

配料:紫苏子15g麻子仁15g粳米50g

方法:把紫苏子、麻子仁洗净,研磨成粉末,加水再研,取汁,用药汁煮粥。

此方,紫苏子宣通肺郁,麻子仁润肠胃通便。两药齐下,上开肺闭,下润肠燥,理气养胃,有效治疗便秘。制作成粥,乃是调治结合的药膳宗旨;注意服用不可过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sx/6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