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快乐丨这些养生小常识你肯定不知道,赶

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02788.html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节气知多少

中医认为,冬主收藏。

冬季是人体吸取营养,

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

故极为重视冬至养生。

冬至养生,须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头暖

头为诸阳之汇,而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发掉,气温越低,从头部散发的阳气越多。

寒冬时节,如果不重视头部保暖,让头部经常暴露在寒冷气候中,“寒性收引”,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发头痛、神经痛、感冒、鼻炎、肠胃不适等问题。

建议中老年人和小孩外出时,最好戴一顶合适的帽子,以防风寒侵袭。

二、背暖

中医认为,背为阳,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风寒从背部经络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失衡,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可诱发多种疾病。

人体背部与经络内脏相连,若受到风寒袭击后,很容易引起胃脘疼痛、肺炎咳喘、腰酸背疼、颈椎、腰椎病复发,甚至诱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等重症。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宜加穿一件贴身的保暖背心以保证背部温暖。另外,中午尽量晒晒太阳,对暖背也很有益处。

三、足暖

寒从足底生,冬季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保暖的功效。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水不宜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泡脚的时候可以按摩,有助于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会让保健效果翻倍。若是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助双脚御寒。

可以试试以下暖足方法:

一、做踮脚运动: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左右。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晚上、雨天可在室内进行)。

二、睡前用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紫苏梗、桂枝各30克,生姜10克,加入适量水,煮开5分钟。待温度合适后,泡脚、泡手25分钟~30分钟,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作用。擦干后,用双手手掌对准双脚脚心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揉、拍、打,约5分钟。

冬至运动知多少

冬至锻炼,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能够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

训练前要做足够多的热身。冬天温度很低,关节肌肉都是比较僵硬的,所以需要通常长时间的热身训练来暖和自己的身体,平时热身5到10分钟,那么冬季需要热身15分钟左右。让身体每一个关节都分泌更多的关节滑液,去保护我们的关节在运动中不被磨损。如果训练前不热身会影响训练效果,尤其是动作的训练幅度会缩小,对于健身人群,训练幅度要尽可能的大一些,这样才能对肌肉的破坏程度更大,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以改善机能,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训练效果更好。

饮食均衡,注重温补

冬至饮食养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保证营养的多样化,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最好还适当地选择一些高钙食品。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益肾精,此时节可多吃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板栗等以及黑芝麻、黑豆、海参等黑色食物,对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水果,如榴莲、芒果、荔枝、猕猴桃、桂圆等南方水果。而中药复盆子、桑椹子是补肾的黄金搭配,阴阳互补,可代茶饮或泡酒每日少量饮用。对于老人,冬天还可配食甲鱼、枸杞、麦冬等护阴之品。

在温补的同时,也应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他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蕃茄、菌类、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

冬至饮食养生还要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特别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较弱,最好是保持饮食的清淡,现代营养学的养生要求是最好做到“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xj/10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