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医案咳嗽

曾氏,女,36岁,年3月18日来诊。

在海南三亚游玩数天,回上海时受寒,开始咳嗽。恶寒发热不明显。起初不以为意,后咳嗽严重,医院看诊,西医开抗生素,打点滴。结果咳嗽更加严重,持续两个多星期,影响工作和休息。于是来看中医。

她没有明显的恶寒发热,似乎无表证,咳嗽并非由于外感。又问其咳嗽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严重?回答说是晚上。于是初步判断病在阴分。她又补充晚上睡觉老是出汗。这应当是盗汗。一般来讲盗汗是由于阴虚。两相映证,似乎可以判断其咳嗽是阴虚引起。心中有数,开始预拟养阴止咳的方子。

接下来诊脉,发现两手寸、关有浮象,脉也不细,这就很奇怪了。脉无阴虚之象,还可能有表证。于是推倒之前判断,重新问诊。“你晚上睡觉出汗,白天也容易出汗吗?”“是的,自从咳嗽之后,白天虚汗很多,稍微走点路,前胸后背都是汗,晚上睡觉也有汗。”——险些误诊,这根本不是盗汗,是自汗。而且,晚上病情加重的不一定是阴虚,如果是感冒风寒,也会晚上重,白天轻。

结合脉象以及最初病因,最终判断,是因外感风寒。病人表虚,所以自汗,肺气不利,所以咳嗽。《伤寒论》中治疗风寒表虚自汗的方子是桂枝汤,若咳喘为主证,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再看舌苔,白而腻,舌根尤腻,中焦脾胃还有湿气羁留,有可能是饮食引起,旅游时吃了海鲜或者冰激淋,还有可能是西医打点滴,使寒湿郁闭在体内。中焦寒湿的问题,必须考虑,不然汤药下去,中焦不化,药力受制,不能达表,病邪难去。于是拟方:

川桂枝15生白芍15制厚朴20

苦杏仁15紫苏梗15炙甘草10

X5帖

煎药时,放入生姜五片、红枣七个。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再加一味紫苏梗。我们平常用紫苏,是用其叶,即苏叶。苏梗是紫苏的茎。苏叶和苏梗都可以行气散寒,去中焦寒湿,但苏叶解表散寒的功能较强,苏梗宽中下气的功能较强。这里用苏梗,就是取其既能去寒湿,使中焦无碍,又能下气,协助厚朴、杏仁,使肺气顺降则咳嗽可止。

服三剂,虚汗不出,晚上不咳,白天偶有咳嗽,五帖服完,咳嗽痊愈。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xt/1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