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医生说中药紫苏

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 http://m.39.net/pf/a_6171972.html

今天出场的中药,名字极美,并且充满了诗情画意,如同她的功效和内涵。

夏季来临,人们经常可以在菜场和餐馆见到一个特殊的“蔬菜”,很像苋菜,仔细看却又不是,卖菜大妈会说,这是“紫苏”,这两年才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其实这话非常错误,古时候酒店餐馆就在鱼类水产等美味佳肴的盘子里加上了紫苏叶——很新鲜很大块的紫苏叶,平整地铺在盘子的最底层,衬托出食材的精致和高贵,现代酒店基本都会用紫苏叶来搭配刺参海鲜等食材。但是绝大多数顾客都不知道这几片叶子也是食材,也可以吃,甚至还有更重要的作用——降逆止呕,理气和胃,解鱼蟹毒。

不仅食客不知道,餐馆服务员应该也不知道,我从未遇到有服务员介绍菜品的时候,连同紫苏叶子也一并介绍,当然也有可能服务员觉得这几张植物叶子不重要,低廉的身价配不上昂贵的菜肴吧。

其实除了菜场大妈和酒店服务员,绝大多数中国人也不知道,紫苏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和药食历史。

《尔雅》中就有食用紫苏的记载。西汉扬雄《方言》(公元前1世纪)记有:“苏……其小者谓之)。据宋代地方志《赤诚志》卷三十六《物产蔬之属》记载:台州常见上市的蔬菜有苏(紫苏、花苏、板苏)等。而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了“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李时珍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日做熟汤饮之”。

作为药材,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汉代《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明代《本草纲目》引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夏采茎叶,秋采子。《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苒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载: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功效相符。

紫苏入药,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功效。苏叶主要用于解表,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和安胎,苏梗没有苏叶那么全能,专功行气和中,所以这一作用更强,临床常常用于脾胃气滞和肝郁不舒诸证,也不算解表药。苏子则能开郁下气,定喘化痰,还有润肠通便之功效。紫苏不仅入药,还有重要的油用、香料、食用等价值,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xt/5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