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是我国非常经典的药食同源植物。
医学经典《本草纲目》载:紫苏,近世要药,治气神药,具有和血、散血,散血脉之邪等功效。
紫苏不仅仅是一味良药,还是一种很百搭的食材。
紫苏有很高的营养,并含有抗衰老素SOD。而紫苏特有的芳香物质——紫苏醛,有镇静效果,能够让人轻松,并补充血液营养、提升血糖含量,可以减轻贫血,让身体恢复活力状态。
本然农法武汉教学基地的紫苏,系湖北本地野生紫苏品种,为典型的青紫苏,叶梗和叶脉上有微微的淡紫色。鲜紫苏的紫色是隐于青绿色背后的,烘干后的紫苏呈现青紫色。
野生紫苏的生长及生态环境
我们直接就地采种,同时按照大自然多样性的规则,与野茼蒿等当地物种一起种植,适当保留多品种野生植物,形成野生环境。更好的传承紫苏的生命品质,以及其野性背后的强大疗愈力。
在食疗名著《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紫苏能够“下气、安胎、活血定痛、和中开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风寒。”
紫苏梗能够止血止痛,并对妊娠呕吐、胎动不安有治疗功效。可解胸闷气胀、对于外感风邪有非常好的效果。
干紫苏叶
传统药膳紫苏粥不仅仅是健胃解暑佳品,还可以美白增香祛狐臭。
配料很简单:粳米克、紫苏叶15克,红糖若干。
先煮米粥,粥煮好后加入紫苏叶稍煮,再加入红糖即成。
此粥不仅能够解风寒感冒、胸闷不适等症,还有一特别的功效:退烧。
在中医里有句口诀:“紫苏开玄腑下气散寒、苏梗顺气安胎、苏子降气下痰。”
紫苏叶粉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紫苏含有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更好的保留其芳香,我们采收紫苏嫩茎叶后,直接清洗后低温焙干,密封保存,让紫苏香气经久不衰。
古人将紫苏和普洱茶搭配在一起,汉代即已开始如此饮用。宋仁宗皇帝曾发起了一个活动“评定天下之汤饮”,第一名上榜者即是“紫苏熟水”。
紫苏茶(绿茶工艺)
“未妨无暑药,熟水紫苏香。”——从宋代杭城武林街市上叫卖的“冰雪爽口之物”一直传承至今,紫苏叶弥散开一路的清香。若加上柠檬片,那更是清凉一夏的治愈滋味啊。
可以这样说——“一味紫苏草、全身都是宝”。
据说手术后气血两伤的病人,喝紫苏普洱茶,可以补益身体。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中注:“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指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即“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具体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这是由于痰气阻滞于咽喉,胶着不去,起之于气郁而痰凝。不治其气,其疾不愈。因此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使气顺则痰消,诸证可除。
药方: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做法:以水七升,
煮取四升,分温四服,
白天喝三服夜晚再喝一服。
紫苏的直播分享,欢迎收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基地的紫苏生活环境,特别录制了一个内容分享给大家,有紫苏生活环境的直播,也有语音和图片的分享,欢迎收看。
众所周知,芳香可化湿。同时芳香还可以醒脑开窍、化解疲劳。因此,紫苏叶可搭配艾叶等做香囊。
对于爱吹空调、吃海鲜的人们来说,紫苏是必不可少的良伴。
紫苏的温暖特质,可解寒凉之毒。若吃完海鲜后,取几片苏叶煮水或冲饮,能够温运脾胃、化湿散寒。常用空调亦同此理。
紫苏的“家”鸟语花香、蜂蝶起舞,生态环境极佳。
东晋道医名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单味紫苏煎可以治河蟹之毒。
紫苏作为调料使用,应用更加的广泛,日韩料理中常常搭配使用。
紫苏黄瓜泡菜(咸甜鲜香)
紫苏黄瓜泡菜(咸鲜下饭菜)
我们也制作了几种紫苏泡菜,风味独特。紫苏在素菜中作为调料,能够增加菜品的鲜度。而在常规大众饮食中,紫苏不仅能去肉腥味、鱼腥气,还同时兼具沟通阴阳的效用。气虚、血虚者慎食或少量食用紫苏,以自身感受为基准。
紫苏不能与鲫鱼同煮。
正值盛夏时节,温补身体气血,首先紫苏饮。
愿这以爱分享的紫苏,带给你、你们清凉的山野之风、助益身体气血充盈。
野生紫苏以三种形式分享:紫苏茶50元一袋(25克)、
干紫苏叶28元一袋(20克)、紫苏叶粉78元一瓶(50克)。
可直接在微店下单。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很多朋友想吃本然农夫的产品,欢迎进本然农夫商城选购,更多农产品陆续填加中,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