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介绍一下中医养胎思想:
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封建糟粕,先看一个视频。
这是个很好看的视频,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怎样影响一生的1
身心
《古列女传·母仪传》: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仲女也,王季娶以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贾谊《新书·胎教杂事篇》引“青史之记”谓:“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之七月而就萋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此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大宰荷斗而不敢煎调。”
《妇科心法要诀》:受孕之后,分房静养,恐动相火,致生胎*。谨戒饮食五味,使其脾胃调和,母之气血易生,子之形成必育。内调七情,外避风寒,起居安顺,不持重用力,不安逸多睡,不登高涉险,则母无病,子亦安矣!
《妇人大全良方》:夫至精才化,一气方凝,始受胞胎,渐成形质,子在腹中,随母听闻。自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讲读诗书、陈礼说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观恶事,如此则生男女福寿敦浓,忠孝贤明。不然则男女既生,则多鄙贱不寿而愚,此所谓因外象而内感也。
《女科精要》:一受胎后,最忌暴怒,口不可出恶言,手不可用鞭挞。盖怒伤气血,多有因此动胎者。即不动胎,怒气入胎,子生多疾。并不可看戏神、傩神及怪异形像。
心情要好,行为要健康,不要生气,不要过劳,也不要太安逸,适当活动,看看好看的书,听听好听的音乐,吃适合的食物。
2
环境
《便产须知》曰∶勿乱服药,勿过饮酒,勿妄针灸,勿向非常地便,勿举重登高涉险,勿恣欲行房。心有大惊,犯之难产,子必癫痫。勿多睡卧,时时行步。勿劳力过度,使肾气不足,生子解颅。衣毋太温,食毋太饱。
若脾胃不和,荣卫虚怯,子必羸瘦多病。如犯修造动土,犯其土气,令子破形殒命。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暗,系缚者相拘挛。若有此等,验如影响,切宜避之。
《竹林女科证治》:妊娠须知调护
受孕之后,衣无太暖,暖则窍开,易招风寒。食无太饱,饱则伤神,有碍胎产。饮无太醉,醉则乱性,子必淫暴,且酒散百脉,致成诸疾。凡一切药物,勿用酒煎为要,勿妄服汤药,勿妄用针灸。勿过劳力,勿多睡卧,须时时行步。勿登高厕,勿入产妇房,勿到丧亡家,勿进热闹场,勿登高涉险,恐倾跌有损。勿举手向高取物,恐伤胎而子鸣腹中。勿看宰杀凶恶之事,勿看修造立木动土,勿看戏及*怪形象异物,看则必惊,子必癫痫。又勿多洗浴,洗浴过多,毛窍顿开,易受风寒,尤易堕胎。凡初受胎及临月,尤宜禁戒。经云∶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黑,系缚者相拘挛,甚至母殒,验若反掌,可不戒哉?
分房静养,禁同房,居住环境要安静,冷暖适宜,避免动土装修房屋,不要去热闹人多的地方,不要看*怪戏剧吓着了,不要经常洗澡以免伤风。
3
饮食
《竹林女科证治》妊娠宜戒生冷
胎前喜食生冷,只因怀孕以后多恼多气,不慎房劳,以至火旺口渴。殊不知,生冷等物岂能退血分之热?徒使脾胃受伤。疟疾、痢疾、呕吐、泄泻诸病皆由此起。病则消耗精液,口渴愈甚。惟戒恼平怒,慎房劳,服健脾补血之药,调理本原,可保平复。否则临产之虚脱,产后之绝证,断不可免也。
保元论云∶妇人怀孕,常令乐意运动气血安养胎元,早当绝欲,节调饮食,内远七情,外避六淫,性宜静而不宜躁,体宜动而不宜逸,味宜凉而不宜热,食宜暖而不宜寒,毋久立久坐,毋久行久卧,又宜却除一切肥甘,以及煎炒炙油腻,辛辣、水果,生冷、兔,鸽异味及无鳞等鱼……且生后亦无胎热,胎寒、胎肥、胎怯、胎惊、胎*之症,遗累小儿。常见禀性温良之妇,有孕而少嗜欲,生子少病。
《妇人大全良方》孕妇食忌
鸡肉合糯米食,令子生寸白虫。食犬肉,令子无声。鲤鱼同鸡子食,令子生疳,多疮。食兔肉,令子缺唇。食羊肝,令子多厄。食鳖肉,令子项短缩颈。鸡子与桑堪同食,令子倒生,心寒。鲜鱼同田鸡食,令子喑哑。雀肉同豆酱食。令子面生黑子。
食螃蟹,令子横生。食生姜,令子多指。食冰浆,令绝产。食雀肉饮酒,令子多淫无耻。食慈菇,消胎气。食驴马肉,过月难产。豆酱合藿香食之,堕胎。食山羊肉,令子多病。食鳅无鳞鱼,难产。食诸般菌,生子惊风而夭。食雀脑,令子患雀目。
《胎产指南》
孕后饮食宜淡泊,不宜肥浓,不宜重浊。宜甘平,不宜辛热。青蔬白饭,亦能养人。若在贫家,颇而不乏,但富贵之家,平日甘肥餍足,抑令崇俭,势所不堪,酌乎其中,胪列如下∶宜食诸物∶肚、肺、鸡、鸭、鲞、海参、腐皮、麻油、白菜、菠菱、笋、莲子、熟藕、山药、芡实。诸物总要洁治,多用清汤,吹去浮油,饮之最佳。(俱用白煎,忌用油煎。)此多为膏粱之人言耳。若藜藿之腹,正宜得肥甘而润之,何淡泊之有?但六七个月后,腐皮麻油二味最佳,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腐皮滑胎,且清且补,贫富皆宜,允为上品,积食一二百张,则首生如达矣。或以麻油拌食更妙,不宜熬熟。
忌食诸物∶椒、姜、煎炒、野味、猪肝、血、犬肉、蟹、黑鱼。
《竹林女科证治》妊娠宜节饮食
胎之肥瘦,气通于母,恣食浓味,多致胎肥难产,故孕妇调摄饮食,宜淡泊不宜浓浓,宜清虚不宜重浊,宜和平不宜寒热。但富贵之家,肥甘悦口,抑令从俭简素势必不能。酌其所宜开列于后∶莲子芡实松子熟藕山药鲫鱼鸭鲈鱼鳗鱼纸鱼海参淡菜猪肚笋鲞鱼麻油(解*)腐皮(滑胎),此二味临月尤宜多服。
也不能吃的太油腻,要吃的平和些,至于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看看就好。
4
药物
不要乱吃药,不要饮酒
《女科切要》
先师天锡陈先生曰∶妊娠之妇,身体康健,饮食如常,可保平安,勿生顾虑,勿妄服药,勿过饮酒,勿举重登高,勿多睡卧,闲则步于庭,勿犯房事,扰乱子宫不安,难免产子艰难,且生后多子胎疾,慎之慎之。
用药不能过猛,衰其大半而止。
《内经》云∶妇人重身,*之奈何?岐伯答曰∶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已也。盖妊妇有疾不可不投药也,必在医者审度疾势轻重,量度药性高下,处以中庸,不必多品。视其疾势已衰,药宜便止,则病去母安,子亦无损,复何惧于攻治哉!
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盘冰,产前多清热养血。
论胎前用药法
丹溪曰∶胎前当清热养血(气实者,宜清热养血;气滞者,宜理气安胎;气虚者宜补)。产妇因火逼动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条芩、香附之类,为末调下。条芩水中取沉者为佳。*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无穷。茺蔚子治血行气,有补阴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补也。故曰胎前无滞,产后无虚。难产可煎作膏。条芩、白术乃安胎之圣药,俗以*芩为寒而不用,反谓温热药能养胎。殊不知胎孕宜清热养血,使血循经而不妄行,乃能养胎,怀娠嗜物,乃一脏之虚,如爱酸物,乃肝脏不能养胎而虚也。有孕八九个月,必用顺气,须用枳壳紫苏梗。
胎前用药三禁:禁汗、禁下、禁利小便。
胎前清热养血主,理脾疏气是为兼。三禁汗下利小便,随证虚实寒热看。
丹溪曰∶胎前当清热养血为主,恐伤阴血也。理脾脾健,则气血易生;疏气气顺,则气血调和。理脾疏气,兼以清热养血,则胎自安矣。三禁者,汗、下、利小便也,盖恐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利小便伤津液也。然又当随证详审表里、虚实、寒热,以施其治,不可过峻也。
这些药古人认为不能用
孕妇药物忌
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代赭莞花麝,大戟蛇蜕*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蟹甲爪。
砂干漆兼桃仁,地胆茅根莫用好
5
其他
这里面讲到逐月养胎,还提到了生化妊娠
《女科折衷纂要》
虞氏曰∶《脉经》云∶诊其手少阴之脉动甚者(手少阴动脉诊在神门,于左右手掌后内侧横纹下,与关相对者是),妊子也。盖手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故也。又肾为胞门子户,尺中肾脉,按之不绝者,当妊子也(尺脉更直)。巢氏论云∶妇人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脉养之。二月名始膏(一名晖),足少阳脉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厥阴脉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行血脉,手少阳脉养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足太阴脉养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阳明脉养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阴脉养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手阳明脉养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足少阴脉养之。十月脏腑关节人神俱备,足太阳脉养之(胚胎兆于一气,胚者气之形,膏者气之凝,胎者形之着。先天以制生化,故以水火金木土石制而化焉。后天顺序而成,故以木火土金水相生而养,以逆而化,以顺而成,自然之妙也)。是以各经俱养三十日也,惟少阴太阳二经无所专主者,以君主之官无为而已。然受胎在腹七日一变,辗转相成,各有相生,大集经备矣。今妇人堕胎在三五七月者多,在二四六月者少。脏阴而腑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皆在五脏之脉。阴常易亏,故多堕耳。如昔云三月堕胎者,则心脉受伤,先须调心,不然至三月复堕。若云五月堕胎者,则脾脉受伤,先治脾,不然至五月复堕。唯一月内堕者,人皆不知有孕,但知不受孕,不知其受而堕也。盖一月属肝,怒则堕,多洗下体则窍开,亦堕,一次既堕,则肝受伤,他次亦堕。今之无子者,大半一月内堕胎而致,非尽不孕也。故凡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勿复交接,以扰其子宫,勿令怒、勿令劳、勿令举重、勿令洗浴,而又多服养肝平气之药,其胎自固。若夫过期,当养之经。虚实不调则胎孕亦为不安,甚则下血而堕矣。安胎之法,宜各按月根据经视其气血虚实而调之,庶无胎堕之患(如此治皆得法)。其或冒风寒,别生异症,又宜各按法而调治之。
砂漆兼桃仁,地胆茅根莫用好
END
Ray的账户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