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治疗几率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33267.html相传东汉末年间的一个九九重阳节,华佗带着徒弟到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青年在比赛吃螃蟹。他们狂嚼大吃,蟹壳堆成一座小塔。华佗想,这伙青年无知,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劝,那伙青年吃得正来劲,哪听得见华佗的良言。过了一个时辰,这几个青年就大喊肚子痛,华佗为他们诊断后得知果然是吃多螃蟹中了寒毒,可由于当时还没有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华佗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苦恼的时候,华佗想起了他有一次带着徒弟在一条河边采药,发现一只水獭正在贪婪地吃着螃蟹,没过多久,这只水獭便一会儿在水边躺,一会儿往岸上窜,一会儿躺着不动,一会儿翻滚折腾。后来,只见水獭爬到岸边一块紫色草地边,吃了一些紫色的草叶,又躺了一会儿,竟然没事了,一会儿便舒坦自如地游走了。于是他去郊外采了一些那种紫色的草,又立即煎汤给几个青年服下,不一会儿,那几个青年的肚子就不痛了。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肚子里又感觉很舒服。所以,华佗就把这种药草取名为“紫舒”。传到现在就成了“紫苏”。
紫苏全身都是宝
紫苏,到了夏季四处盛长,看似寻常的植物,其实是流传千年的名药,宋仁宗时曾被翰林医官院定为“汤饮第一”,可解毒、养胃、安胎。且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均来源于紫苏,三味都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一、紫苏叶紫苏叶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脾胃气滞,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古人常将苏叶同其他食物制成既可口,又防病的食品。鲜紫苏叶做菜,干紫苏叶泡水或者用于加工酱菜。推荐用法1、紫苏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能解表散寒,可单用紫苏叶泡茶饮用,对于风寒感冒轻证有一定的作用。
2、
紫苏叶5g,紫苏梗5g,砂仁3g,小米50g。
将紫苏叶、紫苏梗、砂仁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中火煮5分钟,去渣留汁。将药汁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洗净的小米,煮沸后小火熬煮成粥。
3、
苏叶15g,陈皮15g,粳米60g。
先将粳米煮粥,待熟时加入苏叶、陈皮,盖紧锅盖焖5~10分钟即可。
4、
据中医记载,紫苏叶具有解鱼蟹毒的作用,我国南方在烹饪鱼蟹时,加入一些紫苏叶进行调味去腥,同时也有预防和解除鱼蟹中毒之意。
二、紫苏梗
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止痛,安胎。适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用法用量:煎服,5~10g。
三、紫苏子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肺、大肠经。功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煎服,3~10g。紫苏的种子可以压榨成油,通常称作苏子油、苏麻油或者紫苏子油。提醒:①紫苏只可暂食,不可久服;②根据医师辩证合理选择用药;③脾虚便溏者慎用紫苏子。紫苏比野草还好养
紫苏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分布广,想要在阳台种一盆,现在就可以动手了。在家里种植的时候要选择大一点的花盆,因为紫苏能长到1米左右。做饭的时候直接摘几片,长太多了可以摘下来晒干泡茶喝。图片来源于原始药终小小紫苏全身都是宝,竟蕴含着如此神奇的功效,别再浪费钱去买了,赶紧在阳台种起来吧!文字:卢玲编辑:白雪林
审核:卢建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