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邪气以出路

祛邪之品以邪气性质、邪气部位分而取药,总以不伤人体正气为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人体之构造,皮肤毛孔为阳气对外宣发通道,气机由阴化阳。大小二便为阴液对外排泄道路,气机由阳转阴。

1、上焦之邪,常见气分之病。

气机若郁遏,轻者肺卫之气不得宣发,重者邪气直入血分。

外感风寒则辛温以散之,取荆芥、麻黄、紫苏叶类,外受风热则辛凉以透之,取桑叶、菊花、连翘类。外感之病常见过服苦寒而气机郁遏,舌苔白腻而舌质偏红,脉象数而沉。

正邪交争甚剧,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则辛凉以通透、苦寒以消退,凉散取金银花、蒲公英、忍冬藤、秦艽类,苦寒取板蓝根、紫花地丁类。皮肤外伤常见局部红肿、脓毒,清利有形之邪,宣透内积郁热。

2、中焦之邪,以痰湿多见。

肺胃之痰湿,以清利为主,半夏、紫苏梗、生姜类降中土之痰湿,炒紫苏子、炒莱菔子、芦根、橘络类降肺络之痰湿。当下饮食不节、寒热共进,常见脾寒胃热错杂者,用药当以温脾凉润类。

3、下焦之邪,以水湿为主。

通大便之品以枳壳、苦杏仁等,利小便之品以车前草、车前子、泽泻、泽兰、薏苡仁等。妇科经带异常,若为寒证则温化以行之,若为热证则凉透以利之。年轻女性常见脾阳虚而冲热虚热者,用药当分层次论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sugenga.com/zgyj/6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