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本期讨论的老师有(大概按发言先后顺序):玉佛、姜成波、狼毒之王、陈桂华、小飞侠、懒猫、张哲、陶家强、李润兴、阿玲、中医苏、柳小中医、颜平、懂你美国夏威夷、陈文君。等
“杏林树下”谨对以上各位老师的无私奉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葛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为足阳明胃经药,兼入脾经,功善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泄。又阳明主肌肉,葛根甘平轻扬,可开发腠理而解肌退热、发表透疹、舒筋解痉。
《本经疏证》释云“本经起阴气一语,正合于从太阴之湿土,以行其化,提胃中郁热,鼓舞其阳,从以上行”,即能提升脾胃清阳,上荣清窍而止眩晕。又云“盖阴气之起,固与厥阴风木无异,第达胃脘之阳,则木气亦畅……则知其能发土气以达木气”,木气条达,则胁痛、眩晕自除。故可将葛根在辩证基础上加入方中,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见头目眩晕、头痛、胁痛、耳鸣或面赤者,尤伴项部或项背拘紧、发僵发硬者最为适宜。湖北中医药大学魏发善教授有一个“天麻葛根定眩汤”,基本组成:天麻、葛根、钩藤、鸡血藤、黄芪、白术、泽泻、川芎、地龙,有熄风定眩,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疏通经络之功,临床可参考应用。
《本草崇原》言:“葛根延引藤蔓,则主经脉,甘辛粉白,则入阳明,皮黑花红,则合太阳,故葛根为宣达阳明中土之气而外合太阳经脉之药也。”所以,葛根能解经气之壅遏,尤长于治疗身体上部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之证。葛根通过舒利经气而使津液得以敷布,筋脉得以濡润,从而筋舒阳展,痉痛不制自止。一般而言,用葛根舒筋解肌者,需重用至60g,甚则g。其中有卫气闭塞者宜加麻黄、桂枝;有血虚不濡者宜加白芍、当归;有病久入络者宜加全蝎、蜈蚣;有瘀血者宜加川芎、三七;有寒湿痹阻者宜加松节、羌活。
《本草疏证》言:“葛根之用,妙非在徒如瓜蒌(根?)但浥阴津,亦非徒如升麻但升阳气,而能兼擅二者之长”。所以葛根临床应用的主要指征,一为项肩背部的拘紧不舒,一为口渴,且口渴者不论津伤与否,皆可用之。
《本草经考注》云“葛根为破血通经之药……但滋润血中之燥热而通达之”,故葛根为通利血脉、治疗胸痹胸痛之佳品,藉其润燥升阳之功,对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口燥咽干、舌暗红苔少、脉细涩之气阴不足型胸痹病尤为合适。施今墨先生以丹参配葛根,做成丹葛胶囊,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李杲谓“干葛,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本草备要》亦言葛根“为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治泻临床多用煨葛根,伍党参、炒白术、山药、扁豆等益气健脾渗湿之品,或伍赤石脂、禹余粮等涩肠止利之品而止腹泻。若长期泻而不爽,或大便多次而有不尽感,或大便附着便器内壁而难冲下,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或长期饮酒、喜食辛辣者,为湿热留滞于肠,日久不除,致大肠传导失职,腹中气机不畅而腹泻不止。此类久利可用葛根加木香、枳壳、焦槟榔等行气导滞之品,湿热除则腹泻止。
葛根还有宁心除烦、安神解郁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抗抑郁作用。这个功能不可小视。有一个验方叫八味解郁丸:葛根、柴胡、白芍、枳壳、生甘草、制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可参考应用。
葛根的“升举阳气”或“通理血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卵巢功能早衰证(治疗此类疾病也可选择羌活、荆介、五灵脂,等),现代药理证实其有类似雌激素作用。因此,葛根也有丰胸作用(据云王不留行、僵蚕亦有此效)。也正因于此葛根不能用于乳腺癌,免疫组化提示ER、PR阳性患者!此点切请注意!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所含主要成分葛根素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与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目前药市常见二类葛根品种(图片及讲解均主要源于陶家强老师)
图一:无硫粉葛,粉性足味淡略甘。若无中间纤维则形如茯苓,唯茯苓切面有砂粒感,嚼之粘牙
图二:无硫柴葛,色黄褐,柴性,味苦甘。个人吃进口中感觉,粉葛没多大感觉,柴葛稍许口中津液生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