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由来
首载于《异物志》,曰:“藿香交趾有之。”其后《交州记》《广志》《南州异物志》等均有记载。《嘉佑本草》收录了《南州异物志》“藿香出自海边国”的记述。苏颂谓:“藿香岭南多有之。”以上史志收载的藿香,与现在商品广藿香相符。二、广藿香小常识
广藿香又名海藿香,是唇形科植物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氛围石牌广藿香和海南广藿香,前者产于广州石牌,后者产于海南,在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区亦有栽培。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时采割,日晒夜闷至干,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三、功效及临床应用
1.芳香化浊 湿阻中焦证、常与苍术、厚朴、半夏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2.和中止呕 呕吐治湿浊中阻之呕吐,单用有效,或与半夏为伍。至于其他呕吐,也可相机为用。若偏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脾胃虚弱者,配觉参、白术、陈皮等;妊娠呕吐者,配砂仁、紫苏梗等。3.发表解暑 暑湿表证,湿温初起治绎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浊所致之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舌苔白腻等,常与紫苏、厚朴、半夏等扁册,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治湿温初起,湿热并重,症见身热肢酸、口渴尿赤、舌苔白腻或微黄等,多与黄芩、滑石、石菖蒲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四、炮制方法
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五、药理作用
1.促进胃液分泌 藿香含挥发油,可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 2.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试验表明,藿香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广藿香酮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藿香煎剂、水浸出液及醚、醇浸出液对黄癣菌、趾间及足跖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藿香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可抑制消化遭、上呼吸道是病毒生长繁殖。藿香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杀灭作用。END
(本文经中药学研究室刘烨老师审核)审 核:高佳佳责任编辑:董晓彤助理编辑:杨 霞版式设计:王兰茹 文字编辑:王蕾翔 李文净 徐致远 任裕哲 王文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