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鲜叶。
7月28日下午3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七圪台村内蒙古万春鑫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包迎春,正忙着把紫苏鲜叶清点装箱,由于时间紧张,她在车间里一路小跑还不忘催促工人:“今晚有一批货要出口日本,大家抓紧时间打包。”
称重装箱。
该合作社所产的紫苏鲜叶全部出口日本,供不应求。因为出口紫苏为新型农产品种植项目,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成为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农业综合开发办优先扶持项目。改造项目包括新建加工车间、原料保鲜库、成品保鲜库,同时还给54栋大棚安装了智能化管理系统。
采摘紫苏。
在安装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大棚里,处于采摘最佳时期的紫苏长得郁郁葱葱。经过培训的工人们动作熟练,双手像采茶一样,从茂盛蓬勃的紫苏苗上,一个一个摘取符合标准的新鲜叶片,动作快而柔,不伤害叶子。
分拣困扎。
复检剔除不合格叶片。
记者在新建成的加工车间里看到,人工采摘的紫苏叶经过清洗、精选、包装等多道工序后,送入保鲜库冷藏静待出口。“紫苏在国际上需求量很大,日方要求我们每年提供一亿万片。基地升级改造以后,确保了无公害的紫苏可以准时发往日本。”对于赛罕区农开办的产业项目扶持,包迎春赞不绝口。扶持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实现年产值万元,可创汇多万美元。
按照标准挑选紫苏。
自动化清洗。
“今年尝试了深加工,将不符合出口要求的紫苏叶做成茶叶,销量特别好,我们正在研究建厂加工茶叶。一旦深加工产业链建好,附近的村民就可以大面积种植紫苏,让他们百分之百挣钱。”说到合作社的未来,包迎春很有信心。
摆放清洗好的紫苏。
刚刚移栽到大棚里的紫苏苗。
目前,合作社种植基地的二期和三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规划建成后,将带动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约亩,带动周边农户近户,直接安排农业就业人口余人。
紫苏叶片静待出口。
推荐阅读
◇如诗如画,仿若仙境,这里是梦幻阿尔山!
◇巴彦淖尔:灾后重建进行时
◇蒙古袍,草原上永不褪色的灵动风景
◇乌珠穆沁姑娘:智慧与意志的化身
◇请救救这位年轻记者吧!
◇当安代舞邂逅健身操画风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