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炒田螺
以前在西关黄沙、长堤一带的珠江岸边,每到万家灯火的时候,就有很多摊贩设炉生火、架起小锅,“哗啦哗啦”的炒起了田螺,即炒即卖,整一条路都飘着一阵阵诱人的炒螺香味,摊档的叫卖声更是遥相呼应,非常热闹,别有一番西关风味。
炒田螺最初从顺德传入广州时
并未使用紫苏作为佐料
据说,使用紫苏下锅炒螺
是由西关泮塘村农夫李细苏首创的
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泮塘有个李细苏在很久以前,泮塘人就开始使用剁碎的蒜头、豆豉、辣椒为佐料,增加炒田螺的口感和风味,但这些佐料都没有办法去除田螺中的泥腥味,实在是美中不足。
那时候,在泮塘村有一个叫李细苏的农夫,因为每天要在田地中耕作,就经常在水田中捡拾螺作为饭菜。有一天,他在吃田螺的时候又吃到了螺肉中的泥腥味,不禁皱起了眉头,并自言自语地说:“细苏啊细苏,如果你有办法去除田螺中的腥味,那就十全十美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旁边有人插了一句话:“细苏伯伯,细苏,细苏,你就是细的苏叶,苏叶的气味芳香辟浊,为何不试一下?”
李细苏“噫”了一声,突发其想,就立即在田垅上摘了几片细苏叶(即紫苏叶),洗净后放入田螺中一起爆炒,香气四溢,飘满田间,紫苏炒田螺的味道果然与众不同。
后来,人们又对紫苏炒田螺的烹制方法作了改进,炒螺之前先用食油拌均田螺,然后再加入紫苏叶爆炒,肉嫩鲜美,风味可口。紫苏炒螺成为一款独特的西关风味食品后,又被人们称为“细苏炒螺”,可谓一语双关了。
至于泮塘是否有细苏炒螺这件事已经无从稽考了,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农家传说罢了。但是,以前的泮塘村到处都是溪河和水田,田螺、紫苏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都不严苛,在田头和溪边都不难发现它们的踪影,泮塘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摸索出烹制美食的大道理,这是先辈留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欢迎